公校午餐新標準 炸雞塊恐被禁

市長亞當斯本周宣布,自2026年7月起,紐約市公立學校及多家市府機構將實施新食品標準,禁止加工肉品、限制人工色素與防腐劑、減少低熱量甜味劑,並推廣「最少加工的植物蛋白食品」。此標準適用於公立學校、醫院及服務長者與無家者的機構,影響每年逾2.19億份餐點。

亞當斯表示,「我們上任時承諾讓所有紐約人獲得健康新鮮食品,這將使紐約成為最佳的養育家庭之地。」

《紐約時報》報道,亞當斯自稱轉向植物基飲食後健康改善,曾於2022年推出「素食星期五」,但因預包裝餐點不受歡迎而未獲成功。新標準引發教育界與學者擔憂,有公校校長表示,「對習慣速食或挑食的孩子來說,僅提供健康食品而不教育他們及其家庭,可能導致孩子拒食。」

加工肉品禁令尤其引人注目,因雞塊深受兒童喜愛。麻州波士頓大學人類學教授史崔夫勒(Steve Striffler)指出,雞塊自1960年代由康乃爾大學教授貝克(Robert Baker)發明,1980年代經麥當勞推廣成為方便食品,深受孩子歡迎。他表示,當時學校午餐更注重填飽肚子,而非健康。

羅格斯大學食品科學系主任沙夫納(Donald W. Schaffner)認為,推廣植物蛋白食品有益,但「加工」定義模糊,可能影響成本,因加工食品便於儲存且經濟實惠。非營利組織LiveOn NY公共政策主任基普羅夫斯基(Kevin Kiprovski)也擔憂,新規可能增加服務長者的機構成本,需更多資金支持。

市衛生官員表示,新標準旨在對抗糖尿病與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提升壽命。標準要求果汁為100%純果汁,麵包類每份添加糖不超過10克,並禁止油炸食品如雞塊與乳酪條。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