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孫玉菡:檢視範圍包括外勞配額以工種計算 不宜一刀切訂「熔斷」機制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兩年期下月4日屆滿,政府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檢討,有結果前計劃仍接受申請。有工會提出收緊外勞與本地工人「一比二」的比例、以同一工種計算比例而非以整間公司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強調,檢討時一定會兼聽勞資雙方意見,以及不宜設輸入外勞熔斷機制,因基層工友有跨行業流動性,政府制定政策時要睇闊一些。

勞工界促以工種計算人手比例 孫:係要睇嘅課題

孫玉菡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未有對有關建議「落閘」,表示「一比二」一向是以整間公司的僱員計算,聽到有聲音希望改以工種計算,檢討時是「要睇嘅課題」。至於本地僱員每周工作35小時便視為全職的界線能否提高,他認為該準則已沿用多年,水平合適。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兩年期下月4日屆滿,政府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檢討。資料圖片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兩年期下月4日屆滿,政府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檢討。資料圖片

 

最新失業率顯示,本地飲食業工人失業率升至6.4%。資料圖片
最新失業率顯示,本地飲食業工人失業率升至6.4%。資料圖片

 

有工會提出設立輸入外勞「熔斷機制」。資料圖片
有工會提出設立輸入外勞「熔斷機制」。資料圖片

 

孫玉菡強調,檢討時一定會兼聽勞資雙方意見,以及不宜設輸入外勞熔斷機制。資料圖片
孫玉菡強調,檢討時一定會兼聽勞資雙方意見,以及不宜設輸入外勞熔斷機制。資料圖片

 

孫玉菡呼籲如果工友覺得受到不公平對待,要主動向處方投訴。資料圖片
孫玉菡呼籲如果工友覺得受到不公平對待,要主動向處方投訴。資料圖片

 

指飲食業正轉型 「外省菜越來越受歡迎」

最新失業率顯示,本地飲食業工人失業率升至6.4%,有工會提出設立「熔斷機制」,當某一行業失業率觸及某一水平便暫停輸入外勞。孫玉菡認為,飲食業失業率升高或因飲食界轉型及飲食習慣改變,舉例指「外省菜越來越受歡迎」,政府會協助本地勞工轉型及就業配對,強調勞工政策不可以採用熔斷的概念,要動態精準評估人力資源狀況,「未必要機械化、一刀切」,基層工友有跨行業流動性,例如侍應可能轉行做零售、保安等,制定政策時要睇闊一些。

相關新聞:
輸入外勞︱孫玉菡:至今共接370宗投訴 11宗已行政制裁 未來按需要公開違規僱主名稱
輸入外勞︱勞工界控訴餐飲業僱主「賤招」 全職被逼變炒散、夠外勞即炒本地工
餐飲業爆內訌?黃家和稱可停止輸入外勞 飲食界今聯署要求延續 黃所屬聯會「轉軚」

相信大多數僱主「都係乖嘅」

另外,有工會認為外勞對本地勞工造成衝擊,更形容有工人「長工變散工,散工變冇工」,大部份人擔心影響工作機會,只有少數人願意實名向勞工處投訴。孫玉菡表示,計劃推出兩年來,政府收到370宗投訴,近月投訴有增加,當中11宗屬實,其中一宗是早前公布的清潔公司淨康集團,已因涉及「假招聘」被暫停輸入外勞一年,其餘10宗個案主要涉及外勞權益問題,包括被扣糧、假期計算等違反《僱傭條例》,勞工處已行政制裁僱主。「我相信大多數僱主都係乖嘅,但總係有少數想捐窿捐罅。」

孫玉菡強調,是政府「主動搵工會幫手」,要求他們主動聯絡可能受委屈的工友,並指如果工友覺得受到不公平對待,要主動向處方投訴。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