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勵行
在華語樂壇,能被稱作殿堂級歌手的人不多。唱功頂尖、作品經典、市場認可,張敬軒先生絕對是其中之一。但更難得的是,這位拿獎拿到手軟的歌手,居然會親自開班教素人唱歌,甚至細緻到糾正呼吸和咬字、站姿甚至舞台設計和音樂編寫。這種巨星教學的背後,藏著比才華更珍貴的東西。
娛樂圈有個潛規則:咖位越大,越容易離地。近日宣布舉辦一連串音樂課程的張敬軒反其道而行,他準備教授包括舞台思維、「軒式」聲樂技巧,甚至歷年寫歌的作品分享及編曲分析等等,都是他畢生奮鬥戰績的無私分享。就像武林宗師開武館教基本功,才是對行業最深的尊重。
很多歌手怕教出徒弟餓死師傅,但張敬軒的邏輯相反。分享=升級:教別人時,自己必須梳理知識體系,反而精進技巧。聽過他親自說:「教好學生品質,逼得我們研究出更有效地培育新星代的方法。」香港樂壇青黃不接,張氏在培養新人,是在填市場的坑。比起獨佔資源,他更想留下能打的下一代。這種格局,早已超越歌手身份,接近行業守護者。
在這個人設滿天飛的時代,張敬軒的教學反而成了一股清流。對比某些明星假親民真做Show,他的課堂沒有鏡頭、不買熱搜,純粹到像回到學生時代的音樂教室;普通人看到頂尖人物仍願意俯身,會突然覺得:原來奮鬥的路上,真的有人願意伸手拉你一把。
我認識的張敬軒,每分享一個音樂的心得,或找到合心水的音源,都會興奮像個小孩一樣,那一刻會分不清他是一顆巨星還是張校長。或許這就是願意傳承最美的樣子:褪去所有頭銜,只剩對音樂最原本的熱愛。所以,比起「天王巨星」,我們更該記住這個「課堂上的張老師」。畢竟,能紅一定附帶努力和運氣,但肯教一定是胸懷的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