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新蒲崗推智慧交通管理 車流燈過燈減逾三成延誤時間│星島專訪

新蒲崗長年面對塞車問題,黃大仙警區為大幅改善交通堵塞問題,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推行「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透過「智能交通模擬系統」分析由實際交通數據模擬出的路面情況,從而為警方制定最佳的交通管理策略,並優化5組交通燈號,提升車流效率。計劃今年6月開始試行,本月19日正式實施,至今成功減少五芳街一帶交通延誤時間逾3成,更減省超過8成警力,獲區內商戶及市民盛讚。

記者 麥鍵瀧

新蒲崗是黃大仙區內的多元化工商業區域,塞車、人車爭路問題嚴重。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表示,過往警區需動用逾20名警員在繁忙時段進行交通執法,雖能維持交通暢順, 但亦影響資源調配,因此黃大仙警區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透過「智能交通模擬系統」對新蒲崗的交通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尋求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模擬系統由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羅康錦教授帶領高級研究工程師吳嘉輝博士及其團隊協助研發,透過多次落區搜集交通數據,以Microsimulation(微觀模擬)將新蒲崗的道路設計、人流車流、上落貨及泊車地點納入系統中,並考慮了新蒲崗的人車爭路及「讓線」問題。吳博士解釋,透過仿真模型模擬出區內的實際交通狀況,可以測試不同交通管制方案及交通燈配置對車流與人流的影響,有助制定最佳的交通管理策略。

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黃大仙警區行動主任總督察張泳茵和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高級研究工程師吳嘉輝博士(右起)表示,「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的成效顯著。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黃大仙警區行動主任總督察張泳茵和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高級研究工程師吳嘉輝博士(右起)表示,「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的成效顯著。 楊偉亨攝

 

吳嘉輝博士指出,經模擬及分析後發現新浦崗的道路設計、違泊情況和交通燈配置為交通堵塞的成因。 楊偉亨攝
吳嘉輝博士指出,經模擬及分析後發現新浦崗的道路設計、違泊情況和交通燈配置為交通堵塞的成因。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推行後,節省超過85%警力。圖為交通警員在新蒲崗疏導交通。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推行後,節省超過85%警力。圖為交通警員在新蒲崗疏導交通。 楊偉亨攝

 

新蒲崗商會會長時景恒表示,9成商會會員反映交通狀況有所改善。 楊偉亨攝
新蒲崗商會會長時景恒表示,9成商會會員反映交通狀況有所改善。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中)、黃大仙警區行動主任總督察張泳茵(右)和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高級研究工程師吳嘉輝博士(左)介紹「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中)、黃大仙警區行動主任總督察張泳茵(右)和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高級研究工程師吳嘉輝博士(左)介紹「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右)及黃大仙警區行動主任總督察張泳茵(左)指出,計劃推行後節省超過85%警力。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右)及黃大仙警區行動主任總督察張泳茵(左)指出,計劃推行後節省超過85%警力。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左)表示, 黃大仙警區會繼續配合警方數碼警政的策略方針,未來會將計劃推廣至區內其他交通繁忙地點。 楊偉亨攝
黃大仙警區副指揮官高級警司沈靜芬(左)表示, 黃大仙警區會繼續配合警方數碼警政的策略方針,未來會將計劃推廣至區內其他交通繁忙地點。 楊偉亨攝

 

吳嘉輝博士在新蒲崗收集交通數據。 楊偉亨攝
吳嘉輝博士在新蒲崗收集交通數據。 楊偉亨攝

 

吳博士續指,經模擬及分析後發現道路設計、違泊情況和交通燈配置為區內交通堵塞的成因,中午11時半至1時半的情況尤為嚴重,為此與運輸署配合,針對區內的交通燈進行優化調整,將位於四美街、五芳街、七寶街及大有街一帶獨立運作的5組交通燈連繫成一套聯動系統,循環時間平均由120秒縮短至97秒,使車輛通過一個綠燈後能順暢駛至下一個綠燈口;團隊亦根據分析結果,向黃大仙警區建議兩條交通執法路線,以提升警力資源分配及疏導交通的效果。

「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於今年6月在新蒲崗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測試,本月19日正式推行,新的交通燈配置已投入運作。黃大仙警區行動主任總督察張泳茵表示,計劃實施後,五芳街的交通延誤時間從94秒減至64秒,縮短超過3成時間,彩虹道亦有約25%改善,行人等候過馬路的時間亦縮短一至兩成;警力部署也大幅優化,只需調配4名人員足以應付路面情況,節省超過85%警力,從而令人力資源能更有效地運用,交通投訴數字更從試行前每月平均460宗下降至約380宗,跌幅近兩成,反映計劃成效顯著。

早前觀塘警區亦曾與科大合作,在觀塘區安裝11組閉路電視,全天候收集交通數據,並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即時分析交通情況。沈靜芬指出,「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著重於模擬分析及長遠優化,透過模擬系統針對性調整交通燈及執法策略,嘗試從源頭解決問題。她強調,「黃大仙警區智慧交通管理計劃」是東九龍總區另一個地區性主導的「智慧警政」項目,黃大仙警區會繼續配合警方數碼警政的策略方針,未來會將計劃推廣至區內其他交通繁忙地點,例如工業或商業區等。

沈靜芬透露,計劃推行後曾向區內市民了解,得到新蒲崗整體交通變得更暢順的回應,更有人反映「50年的問題終於可以解決」。

新蒲崗商會會長時景恒表示,塞車問題困擾區內居民及商戶多年,計劃實施後,9成商會會員反映交通狀況有改善,特別是五芳街及大有街,對此表示感謝。 記者 麥鍵瀧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