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封關與和平統一(下)

丘福隆 洛杉磯

「海南封關」是一種情急之下求新求變的大膽試驗,其中隱含兩項全球性戰略性目的:省稅與避稅。人盡皆知,美國亞馬遜公司將歐洲總部設在愛爾蘭,就是因為愛爾蘭提供極其優惠的省稅條件;全球許多高科技公司亦因此紛紛前往愛爾蘭註冊。另方面,開曼群島群島等離岸地區曾經是有錢人相當安全的避稅天堂,直至今天仍有許多避稅優勢。不由分說,「海南封關」也有下海搶這兩塊大餅的潛在準備。

本文作者認為,大陸當局自信已有充足的金融財經經驗與軟硬體設備,能夠維持封關政策的安全運作,然後才將之付諸實行。人民百姓則希望,此一政策不會嚴重傷害到內地的就業率,也不會造成「形同把左手的事交給右手做」的虛應事故行為,對社會沒有建樹。此外,由於軟硬體建設未臻完備、尚無臨床數據、副作用未知、條規細則未定等等,雖然前期準備工作已逾5年,目前仍屬賭性很大的國策草案階段。再者,從字面上無法了解「海南封關」的內涵與作用機構,因此,各方解讀眾說紛紜,批評註解南轅北轍,使百姓大眾摸不清「海南封關」的真實意義,認知上反而更加迷茫。

「海南封關」實施後會導生出許多可以預知的新穎情況,譬如:

(1)原本在內地製造產品的國內外廠商紛紛在海南註冊後,就地海外接單、購買免稅原物料、加工製造產品、販賣成品到海內外等等;如有必要,他們會將加工後的半成品(增值已逾30%)以零關稅方式運往內地繼續製成商品,然後銷往國內外。如此操作可節省大量的製造成本與基本開銷。

(2)囿於國情現實,目前大陸實行外匯管制是不得已的惡魔。2024年大陸貿易出口3.6萬億美元,進口2.6萬億美元,大都以美元結算,造成貿易順差約只有一半回到大陸,其餘以離岸人民幣或美元等形式留存海外,可謂損匯慘重。毫無疑問,海南的自由貿易與去外匯管制政策會有部分補救止血的作用;如果海南先行試驗成功奏效,此一範例可在全國複製。

(3)零關稅、低稅率與資金流動自由,可使海南民眾享受到超值且多樣化的生活方式,這對高級國際人才有吸引力。但是,要聚集大批專業人才到海南還需其他配套措施。須知,專業人才與同儕一起工作打拼問題不大,但其配偶與子女的精神與教育生活必須同時得到安頓與照顧才能產生持續性的戰鬥力與創造力。因此,好的社區與學區必須建立。此外,欲求全面性快速發展,政府可輔助上千家大型公司或廠家,要求每家輪調特定數量的員工到海南分公司或分廠上班服務,從而使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快速注入海南。

(4)1988年海南建省並成為經濟特區後,大陸當局希望將之打造成類似東方夏威夷的國際旅遊島。1992年海南經濟成長居各省之冠,但因炒房過度與宏觀調控政策等因素使其於1994年以失敗收場;隨後的多次炒房亦了無善果。2018年海南開始推動封關政策,進行初期準備工作並逐漸加碼各項利多計劃;把海南當做迎戰世界風暴中的基地堡壘,用以應付現在與未來的嚴峻挑戰。值得注意者,其中甚至要求海南負起為中美貿易戰打先鋒的任務,希望為反經濟霸權找到克敵致勝的切入點;尤有甚者,「海南封關」還被賦予為兩岸和平統一執行「打前戰」的工作!沒錯,「海南封關」與「平潭大開發」都肩負著和統的大責重任;第11次5年計劃便已包括平潭試驗區的大開發計劃,當時希望大陸能與台灣商人共同經營與管理平潭試驗區。當前的「海南封關」顯然屬於大陸當局新一輪的嘗試。

確實,台灣島與海南島均屬一帶一路戰略要衝,地緣政治也有相似之處,如果「海南封關」成績卓著效果斐然,必定能引起台灣人民極大的興趣與如法炮製的意願。屆時,兩岸協商水到渠成,和平統一將只是順水推舟之事!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