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晶片「股王」英偉達(Nvidia,NVDA)本周迎來兩大關鍵日子!該股將於周三(27日)公佈最新季度業績,並獲大行普遍看好,而第三季指引將成為市場焦點,但在高度樂觀預期下,亦意味任何業績細節不及預期,均可能引發科技股乃至全球市場下跌。除了業績之外,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更預告,將於周一(25日)推出號稱「機械人新大腦」的產品,令投資者熱烈期待。
近90%分析師予買入評級
綜合媒體報道,多位覆蓋半導體行業的華爾街分析師不約而同上調其12個月目標價,平均接近194美元創歷史新高,當中最樂觀預期更高達250美元。彭博彙整數據亦顯示,接近90%分析師對於Nvidia給予「買入」或相當於「買入」的評級。
不少分析師認為,在AI基礎設施建設浪潮下,Nvidia市值有望進一步站上5萬億美元的歷史性關口。該股上周五收報177.99美元,升1.7%,市值約4.34萬億美元,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並大幅領先於市值約3.77萬億美元、排名第二的微軟。
業績勢受惠大型科企AI支出
由於Meta、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已承諾數十億美元的AI相關資本支出,而Nvidia從上述4家公司獲得收入佔比約40%,因此極可能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
根據Wedbush Securities指出,Nvidia今次季績將再次提醒市場,AI革命才剛開始,未來幾年仍有巨大潛力待開發。該行亦提到,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在AI基礎設施上的支出已達3,500億美元,並且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政府正在加入這場競賽。
儘管近期高波動性的科技股如Palantir(PLTR)和超微半導體(AMD)出現回吐,但Wedbush強調AI應用場景仍在迅速擴大,更多企業意識到其帶來的價值,因此技術調整反而是投資核心優勢股票的良機。
下季指引或排除中國收入
另一方面,KeyBanc Capital Markets則提醒,Nvidia可能於下一財季指引中暫時排除中國市場的直接收入,因為在美國出口限制下,半導體出口許可證獲批的具體時間難以確定。若納入中國業務計算的話,單季或可增加20億至30億美元收入,當中涵括H20、RTX6000D或B40等晶片。
不過,撇除中國變數,基本面動力仍強。KeyBanc報告強調,Nvidia的GPU供應和產能正在顯著改善,在截至7月的業績中,其GPU供應量增長了40%,並預計隨着B200的放量,截至10月一季供應量將再增長20%;同時,性能更強的B300晶片將於10月當季開始出貨,預計將佔Blackwell系列出貨量的一半。
此外,Nvidia伺服器機架的生產效率也在提升。報告指出,伺服器ODM廠商的GB200機架製造良率已接近85%,料年底機架出貨量可望達到15,000至17,000架,並將全年GB200機架出貨量預測從25,000架調至30,000架。由於產能與良率改善可推升出貨節奏、攤薄製造成本,因此對毛利具正向影響,但仍需留意不同市場的利潤結構差異。
新產品料有重大智能突破
另一方面,Nvidia早前於社交平台X上發佈一段預告影片,黃仁勳在賀卡上寫下「致機械人:好好享受你的新大腦吧!」,隨後一個站在禮盒前的人形機械人正拿起賀卡「閱讀」,暗示新產品將在智能化方面產生重大突破。
值得留意的是,Nvidia在8月12日的行業頂級會議SIGGRAPH上,已發佈了開源物理AI應用和機械人視覺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並表示該模型可基於既有知識與概念,讓機械人「像人類一樣推理」,並在理解後在現實世界中採取行動。此外,公司Omniverse和仿真模擬技術副總裁Rev Lebaredian近日在2025世界機械人大會上亦曾提到,物理AI將撬動萬億美元級的市場。
事實上,高盛預計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380億美元,產業出貨量將達140萬台,反映了未來機械人市場的強大需求。英國《金融時報》早前亦引述了高盛、花旗和Bernstein等機構觀點,認為人形機械人將具有與智能手機和新能源汽車媲美的產業意義,全球市場規模可能達到千億、甚至萬億美元,並預計銷量在2040至2050年間突破數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