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中國外賣市場競爭激烈程度超乎預期,三大巨頭如阿里巴巴(9988)、京東(9618)及美團(3690)正面臨分化命運。據內媒引述摩通一份報告指出,京東因財務壓力或率先在第三季退出價格戰,阿里基於戰略考慮可能繼續投資外賣業務,而美團作為行業龍頭將面臨最嚴峻的長期挑戰。該行又指,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阿里和美團即將公佈的季績,並留意其盈利能力的下行風險。
京東外賣投資損失超預期
京東上周已公佈第二季業績,其中外賣投資損失達13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摩通原本預期的100億元超出30%;營運虧損亦從去年同期的7億元,大幅擴大至148億元。
摩通認為,京東第二季業績表現可作為阿里和美團的重要參考指標。根據該行估算,京東第二季每單損失約10元,即使阿里每單損失僅為京東一半,假設日均訂單量為7,000萬單(周末訂單量峰值70%),源於外賣損失也可能超過300億元,遠高於此前預測的170億元。
取消補貼或迎來盈利反彈
該行又預測,面對高強度競爭帶來的龐大損失,京東可能率先在第三季取消價格補貼。因此,目前摩通預測京東第四季調整後每股盈利比市場一致預期高122%,且有進一步調高的可能。
阿里或準備打一場持久戰
相反,摩通預期阿里將準備打一場持久戰。早前有報道指出,阿里旗下外賣閃購投資加碼以來,淘寶的日活躍用戶、用戶參與度及淘寶商家的線下成交額均出現增長或改善。因此,阿里未來幾年可能會繼續對外賣業務投資及探索閃購機會,意味著外賣市場佔有率結構不太可能回到2024年狀況,行業競爭格局將發生根本性改變。
傳統霸主美團挑戰最嚴峻
至於身為外賣市場傳統霸主的美團,面臨的挑戰最為嚴峻。摩通指出,過去美團幾乎壟斷大部份、甚至100%的行業利潤,但目前市場份額的變化已構成重大挑戰。
另外,行業長期投資或會改變消費者行為,並拉低平均訂單價值與GMV,將不利於整個行業的利潤池;同時,若利潤池與美團市場份額雙雙下降,其股價將面臨持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