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華
談判,並非小弟杯茶,因覺得好麻煩,雙方不停互嚇、互\U00020c41、互摸底,過程中要不停扮晒\u5622。目的一個,為己方取得最有利的位置(價錢)。
談判,絕對講雙方實力及邊個需要邊個多\u5572,手上持有多少籌碼,其實一切都有得計,然後再加上談判代表的技巧。特朗普至今關稅談判大致贏出八成,正因其他對手計計數,唔夠佢鍊。
但中國唔同,幾年前同佢鍊過,已知對方的牌路,故在拜登執政時期,速速全面搵出可卡死對方之處,再制定博弈策略。到狂特第二任時,談判武功已大大躍升,基本可以玩到五十五十。
講談判,正常社會,尤其商場,日日要進行。最常見是買方與賣方,業主與租客,後者接近租約期滿時,就大玩心理戰。
前晚到某相熟酒樓開餐,一如以往,爆晒。老友,今時今日能晚晚爆滿的酒樓,請問有幾多間?奇事在我要求取冰塊浸白酒時,經理尷尷尬尬答:「碌Sir,唔好意思,打冰機壞\u5497,老闆冇買新的。」
\u5413,打冰機都唔買?想點?
立即偵查,原來此乃談判策略,因業主見酒樓咁好生意,竟獅子開大口,要求約滿加租三成。嘩嘩,今日香港乜世界,加三成?業主夠膽咁開,正因見到你晚晚爆,仲唔大刀斬?
不過,你精我唔呆,酒樓老闆立即採取唔傾策略,因睇死通街食肆執笠,舖位滿約,只有兩途——減租或丟空養老鼠。
為嚇業主,表明冇興趣再做,所以唔置新\u5622外,壞\u5497亦唔買,擺出等收工格局。
究竟拉鋸戰邊個贏?有似中美談判,最後可能雙贏,大家\u651e返個彩繼續跳舞。理應冇咁蠢玩雙輸,除非你「豬錦春」!
我睇新約應該好快傾掂,然後老闆掟錢大裝修,繼續玩多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