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周五在法院聆訊後改變立場,同意由華盛頓特區警察局長繼續領導該部門,但同時下令警方必須配合聯邦移民執法,無論地方法律如何規定。
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在新備忘錄中指示,華府警察必須向移民當局提供協助,「不顧」現行地方法律。
這命令是在華盛頓特區政府入稟法院、試圖阻止特朗普政府接管華府警隊後發出。前一晚,特朗普政府剛任命緝毒署(DEA)署長高爾(Terry Cole)為「緊急警務專員」,取代現任局長。
邦迪的新指令在一定程度上收回了此前要求全面聯邦接管的做法,此前法官對其合法性持強烈懷疑。但她同時表明,政府將繼續向特區施壓,促使地方警方協助追捕在美無合法身份的移民,即使地方法律限制雙方合作。
華府警察局長史密夫(Pamela Smith)在法庭文件中指,特朗普早前的做法會顛覆指揮架構,危害治安:「在我近三十年的執法生涯中,從未見過有任何單一政府行動比這份危險指令對法治構成更大威脅。」
案件由民主黨前總統拜登提名的聯邦地區法官雷耶斯(Ana Reyes)審理。她在庭上表示,法律或許賦予總統比特區期望更大的權力,但不包括完全控制地方警察,「依我理解,總統可以要求,市長必須提供,但總統不能控制。」雷耶斯要求雙方磋商妥協,如談判破裂,她將頒布臨時禁令,阻止政府任命新局長。特朗普政府律師羅斯(Yaakov Roth)辯稱,撤換局長是因其在移民問題上未完全配合聯邦。
華府市長鮑澤(Muriel Bowser)周四在社交媒體回應稱,沒有任何法例授權將特區的人事權交給聯邦官員。
邦迪的新指令是在史密夫下令警員向移民當局分享非羈押人士資料(如交通截查涉案者)數小時後頒布。司法部認為,這樣的安排依然保留了「庇護政策」,限制與聯邦移民部門的合作。邦迪表示,將撤銷該指令及其他限制查問移民身份、禁止僅憑聯邦移民拘捕令作出拘捕的政策,並要求所有新指令須經高爾批准。
移民維權團體表示正重新評估向社區提供的法律建議。華府「援助」(Ayuda)副法律總監薩奈(Anusce Sanai)說,以往即使面對最反移民的政府,也會建議客戶在需要時報警,但現時必須謹慎。移民團體「移民團結互助」(Migrant Solidarity Mutual Aid)組織者費沙(Amy Fischer)稱,自上周五晚以來,已見到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與聯邦警員在市內巡邏,舉報熱線幾乎「響個不停」。ICE在社交平台X稱,其隊伍周五在華府拘捕了數人,包括沒有永久合法身份的移民,以及因謀殺、強姦、醉駕等通緝令被捕者。
全市出現更多聯邦執法人員與國民警 軍,軍車駐守主要車站,特工在多個街區巡邏。白宮官員透露,周四晚有20支聯邦執法隊伍、逾1,750人參與行動,拘捕33人,其中15人無永久合法身份。國土安全部警員在國民球場外駐守,緝毒署探員巡邏夜生活區The Wharf,特勤局人員則在Foggy Bottom一帶出現。
周五,超過百名示威者聚集在警察總部外,高呼「捍衛自治!」,舉牌抗議聯邦接管。此案仍在訴訟程序中,控制權之爭與移民執法政策衝突,正令這座以民主黨為主的城市陷入政治與治安的雙重緊張。▍美聯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