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士等商用車司機高齡化備受關注,政府擬「加辣」,運物局局長陳美寶建議收緊商用車司機體格證明要求,包括年齡門檻由70歲降至65歲,並改為一年一檢,同時增加指定檢查範圍。家庭醫生林永和今早(11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措施有助保障行車安全,但須訂立更清晰的檢測標準,而病患對駕駛能力的影響因人而異,不應「一刀切」,例如中風後康復良好的司機,若臨床表現合格,未必影響駕駛。
李耀培倡加入疲勞駕駛警示及自動緊急煞車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亦在同一節目,建議參考日本、新加坡等地經驗,在年長司機體檢中加入認知能力評估,並在車輛加入科技,例如疲勞駕駛警示及自動緊急煞車等,減低意外風險。
相關新聞:
陳美寶:建議收緊商用車司機體檢諮詢工作大致完成 目標不遲於明年首季提交立法會審議
荃灣奪命車禍│高齡司機安全惹關注 議員倡體檢增「駕駛反應測試」 80歲以上不宜駕的士小巴





林永和:病患對駕駛能力影響因人而異
林永和指出,現行檢查項目包括視力、聽覺及精神狀態等,但部分指標未有明確標準,例如視力檢測距離及視野要求,醫生往往需依專業判斷決定檢測內容。他強調,病患對駕駛能力的影響因人而異,不應「一刀切」。
不過,他建議增加針對睡眠障礙、感冒藥或安眠藥副作用,並為青光眼、認知障礙症等慢性病制定分級標準。對於當局計劃設立「醫生名冊」,林永和認為可確保醫生具備相關檢測經驗及設備,亦建議修例後當局應提供詳細檢查指引及培訓課程。至於年齡門檻,對於65至70歲司機,認為可視乎情況考慮兩年一檢。
倡參考日本新加坡為高齡司機加入認知能力測試
李耀培則支持將體檢門檻由70歲降至65歲及實施一年一檢,但認為應循序漸進,並參考日本、新加坡等地經驗,為高齡司機加入認知能力測試,例如視聽能力、雙手觸覺、甚至精神狀態,以識別潛在風險。他指出,現行體檢未有深入的認知測評,難以全面反映長者司機在突發情況下的反應能力。
至於設立醫生名冊,李耀培認為應設彈性安排,方便偏遠地區司機接受檢查。除體檢外,李耀培建議商用車輛引入監測科技,如疲勞駕駛警示及自動緊急煞車系統,以即時應對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