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榮字1644部隊」隊員後代 公布細菌戰證據

據《人民日報》報道,侵華日軍「榮字1644部隊」隊員後代、77歲老人竹上勝利表示,近期日本國立公文書館首次公開「榮字1644部隊」整本留守名簿。他對日本侵華戰爭中犧牲的中國人表示沉痛哀悼,至今日本國內仍不時出現否認、美化侵略歷史的言行,強調罪行就是罪行,該反省就得反省,日本政府應該向中國真誠地道歉,更稱「在我有生之年將繼續努力向世人揭露歷史真相,以避免悲劇重演。」

留守名簿是侵華日軍人事檔案

不久前,應竹上勝利和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等人要求,日本國立公文書館首次公開侵華日軍「榮字1644部隊」、「波字8604部隊」、「波字8609部隊」留守名簿等資料。所謂的留守名簿是侵華日軍人事檔案資料,包含當時日軍部隊成員的姓名、出生日期、戶籍、兵種等資訊,是研究侵華日軍部隊的重要基礎資料。

相關新聞:七七事變88周年|前731隊成員口述證言首曝光:解剖300人並實施細菌戰

2017年竹上勝利在改裝自家倉庫時,發現父親遺留多本照片集和資料,記錄了侵華日軍陸軍「防疫給水部隊」在中國華東、華中地區的活動情況。由於日軍要求官兵保守從軍秘密,竹上勝利的父親生前從未提起自己在中國的經歷。竹上勝利調查後發現,從1932年起,他的父親曾以衛生兵等身份3次前往中國,1941年轉入「榮字1644部隊」。

過去抗戰時期,日軍在中國多次發動細菌戰,除知名的731部隊外還包括「榮字1644部隊」。竹上勝利說,他的父親在其他部隊時的經歷多有據可查,但關於「榮字1644部隊」的資料少之又少。公開資料顯示,這支細菌戰部隊在人員配置、器材調集等方面都與731部隊相關,研製細菌武器、培育細菌戰劑、進行人體實驗,並配合731部隊實施細菌戰,導致霍亂、傷寒、鼠疫等烈性傳染病在浙江、江西等地區大流行,給當地人民生命帶來巨大傷害。

相關新聞:《731》突撤檔惹猜想 央視今公布「918」上映

竹上勝利為調查清楚父親在「榮字1644部隊」的工作,與日本福島縣立醫科大學醫學部講師末永惠子取得聯繫。末永惠子長期從事侵華日軍實施細菌戰等歷史研究,得知竹上勝利整理保存了「榮字1644部隊」的重要資料,她鼓勵竹上勝利將這些資料整理出版。

2024年7月,末永惠子出版《帝國陸軍防疫給水部圖像影集》,書中刊載了竹上勝利父親記錄的戰時日記及保存的照片。竹上勝利說,日本戰敗後將大量資料銷毀,涉及細菌戰和人體實驗的資料被留存下來的非常少,將之公之於眾具有重要意義,「榮字1644部隊」的真相遠未揭開,相關資料尤為珍貴。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