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聯邦法院前,不同陣容抗議者手中的「母雞也有生存權」與「還我便宜雞蛋」標語在陽光下對峙,一紙訴狀將加州的雞籠變成了政治的角鬥場。
司法部對加利福尼亞州發起訴訟,指控該州旨在保護母雞的反虐待動物法制造了「不必要的繁文縟節」,導致全美雞蛋價格上漲。訴狀中聲稱:「加州實際上阻止農民使用被廣泛採用的農業生產方法,而這些方法有助於控制雞蛋價格。」這場訴訟表面上圍繞雞蛋價格展開,實則觸及了聯邦權力邊界、動物福利倫理與民生經濟等美國社會深層矛盾。
加州並非一夜之間成為這場雞蛋戰爭的焦點,該州的動物福利立法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2008年,加州選民通過公投倡議,對該州銷售的產蛋雞和雞蛋實施了更高飼養標準。十年後的2018年,選民再次通過類似倡議,進一步強化動物福利要求。法律規定,產蛋雞所處的環境必須有足夠空間「伸展肢體、能夠自由活動、不會互相接觸」。
作為全美最大的雞蛋消費市場,加州對雞蛋生產提出了特殊要求後,其他州的養殖場要想進入加州市場,不得不改造雞舍,增加每隻雞的生存空間。生產成本自然上升,加州雞蛋價格開始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司法部看來,對雞蛋生產的監管完全屬於聯邦政府的職權範圍,而加州的規定抑制了雞蛋生產,導致雞蛋價格上漲。因此政府在訴狀中強調了一個關鍵點:加州無權對其他州銷往加州的雞蛋附加額外要求。這一立場直指美國聯邦制度的核心矛盾——州權與聯邦權力的邊界究竟在哪?
經濟數據顯示,雞蛋價格近年波動劇烈。除加州法規影響外,禽流感爆發、飼料成本上漲和供應鏈問題等多重因素共同推高了蛋價。但聯邦政府選擇單獨挑戰加州法律,其政治象徵意義不容忽視。加州州長紐森的新聞辦公室迅速在社交媒體X上回應:「特朗普又拾起他最喜歡的愛好:甚麼事都要怪到加州頭上。」這一表態,揭示了訴訟背後共和黨主導的聯邦政府與民主黨主導的加州政府之間的長期對立。
司法部在民事訴狀中的指控直截了當:加州的規定是「不必要」且「不利於消費者的」。但動物福利組織立認為,這是將企業利潤置於動物福祉之上。這場訴訟暴露了美國社會價值觀的根本分歧。一方認為動物福利是文明社會的道德責任,另一方則堅持經濟效率和價格可負擔性才是對消費者的真正保護。
在權力分配層面,這場官司提出了一個憲法性問題:當州法可能對其他州產生重大經濟影響時,聯邦政府是否有權干預?農業生產方式本身也面臨拷問。傳統養雞場採用高密度籠養方式以控制成本,而加州法律要求轉向「散養」或「富集籠養」系統。這不僅是空間問題,更是兩種農業生產理念的衝突。
雞蛋價格作為基礎食品價格的一部分,直接影響著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而動物福利則代表著社會對非人類生命的道德責任。當兩個重要價值目標發生衝突時,政策天平應向哪邊傾斜?
聯邦法院將如何裁決這場「雞蛋大戰」尚不可知,但無論結果如何,都很難調和更深層的價值觀對立。小小的雞蛋,承載了太多本不該有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