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博弈正酣 印度難「左右逢源」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表態稱,鑑於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他將在未來24小時內大幅提高對印度輸美商品徵收的關稅。近期動態揭示印度在對美、對俄關係上的複雜態勢:美國擬以經濟施壓迫使印度在對俄關係上選邊站,但印度基於自身戰略利益,難以割捨與俄羅斯的傳統合作。但近期美俄矛盾加劇,印度再想延續此前的「左右逢源」策略恐難度不小。

過去十年,美國將印度視為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通過四方安全聯盟、軍事合作協定等機制提升其地緣地位。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主政印度以來頻繁訪問美國。今年2月,特朗普上任後不到一個月,莫迪就到訪美國,是繼以色列總理、日本首相和約旦國王之後,特朗普第二任期接訪的第四位國家領導人。當時,美印就開始商談關稅問題,但時至今日,猶未有結果,特朗普近期更連連放狠話要對印度徵收高額關稅。

親密關係的轉變背後一是美國試圖迫使印度在貿易上讓步,要求印度購買更多美國商品,開放農產品和乳製品市場等,以利美國農產品出口。二是,美國在印巴衝突停火問題上與印度產生分歧。

特朗普自認為促成停火並獲巴基斯坦政府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印度則堅稱美國的角色被過度放大,令特朗普大為光火。而最令美國不滿的是,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和軍火,違背了美國對俄制裁的意圖。美俄近期正因停火問題博弈,特朗普宣布最後期限、發出最後通牒,並派遣兩艘美國核潛艇部署至更靠近俄羅斯的位置,同時又威脅對俄羅斯加碼制裁等,此時,特朗普希望借關稅問題讓印度「選邊站」。

2024年,印度和美國之間的商品貿易額超過1290億美元,美國是印度最大的交易夥伴。若按美國對印度加徵25%的關稅計算,這一舉措將對印度出口造成100億美元的額外影響。

但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是深度的相互依賴。印俄關係可追溯至1950年代,蘇聯曾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為印度提供支援,冷戰期間也多次援助印度,兩國關係根基深厚。加上俄烏衝突爆發後,印度加大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經貿關係更加緊密。在軍事領域,印度超過50%的軍事裝備為俄羅斯製造,俄羅斯還在印度建設核反應堆,雙方在多個關鍵領域合作密切。兩國高層互動頻繁,過去十年間,莫迪與普京會晤達17次之多。

長期以來,印度在大國博弈中奉行「左右逢源」的外交策略,同時從美西方與俄羅斯獲取不同利益。但如今,繼續「左右逢源」,恐會一邊加劇與美國的對抗,一邊損害與俄羅斯的傳統合作,但若徹底倒向某一方,則可能意味著放棄多年堅持的「戰略自主」,在複雜的國際格局中立足不易。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