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7月美元計出口升7.2%勝預期 分析:關稅前「搶出口」現象

內地海關總署公布,按美元計價,7月份進出口總值5,453.2億美元,按年升5.9%;其中,出口總值3,217.8億元,按年升7.2%勝預期,增速亦較6月回升1.4個百分點;進口總值2,235.4億元,按年升4.1%,同樣勝預期,增速亦較6月升3個百分點。至於7月份貿易順差為982.4億美元,低過市場預期。

今年與美國貿易減少

另一方面,按人民幣計,7月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7%。其中,出口近2.31萬億元,按年增長8%;進口1.6萬億元,按年增長4.8%。至於7月貿易順差為7,051億元。以今年1至7月計,美國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為2.4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下降11.1%,佔外貿總值9.4%。

低基數效應帶來支撐

據內媒《界面新聞》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7月出口維持一定幅度正增長,主要是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到期前,國際貿易中的「搶出口」現象發酵,例如7月韓國出口增速加快1.6個百分點至5.9%,對中國出口有一定帶動作用。此外,低基數效應也為7月出口帶來支撐;去年7月美元計價出口按年增6.9%,增長速度按月跌1.6個百分點。

8月出口下行風險大

展望未來,王青指8月出口增長的下行風險較大,主因近期美國與一些國家達成貿易協議,關稅水平整體上較「暫緩期」有較大幅度提高,而且8月美國對其他未達成貿易協議國家確定的關稅水平也有提高,意味各類「轉出口」及「搶出口」效應會進一步減弱。

進口方面,除了貿易戰影響之外,未來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內地大力提振內需的政策效果,預計第三季末第四季初內地穩增長政策將顯著發力,對進口增長有一定支撐作用。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