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嵩山少林寺原方丈釋永信「落馬」,洛陽白馬寺方丈釋印樂法師「臨危受命」出任少林寺住持。印樂法師接受嚴格的佛學教育,拒絕佛教商業化,推行農禪制度,將勞動與修行相結合,將白馬寺打造成為「中原第一清修樣板」。
不過,也有網民「翻舊賬」,指2007年7月,國際旅遊小姐百名佳麗來到九朝古都洛陽巡遊,參觀中國第一古刹白馬寺,各國佳麗紛紛仿效爭相與方丈印樂合影留念,「親密接觸」。



相關新聞:少林新掌門印樂法師大起底 拒絕佛教商業化
原來,印樂法師有苦衷。鳳凰網發表《少林新掌門:學者、同行、信眾眼中的釋印樂其人》的文章,提到此事。
「政府不要讓我總接待這些人」
與印樂法師有交往的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魏德東回憶,當時他將其中一張「親密接觸」照片發給了印樂,「結果他跟我說魏老師謝謝你,這張照片對我很有用,我要拿這張照片告訴政府不要讓我總接待這些人,這會影響佛教的聲譽」。




談及釋印樂給自己的印象,魏德東用「質樸」「低調」來形容,這與許多見過他的人們給出的評價相似:比如美國漢學家、《禪的行囊》一書的作者比爾•波特就通過越洋電話告訴鳳凰網,印樂「沒有架子」 「是個好人」。
白馬寺成商業絕緣體
另一些在白馬寺時時偶遇印樂的網友們把他稱為「普通莊稼漢」、 「農民伯伯」;而曾長期跟隨印樂的佛教徒淨心則認為,印樂嚴格遵循清規戒律、強調佛教傳統和寺院清靜,是一位「大師父」、 「大和尚」(對高僧的尊稱)。
相關新聞:內媒少林直播野生捕獲新掌門 「平安香」等收費項目叫停
在這位重農禪的傳統僧人主張下,經鳳凰網實地探訪發現,白馬寺幾乎成了商業的絕緣體:寺內沒有售賣日用商品的地方,連礦泉水也無,只在清涼台附近有一處止語茶社,供應免費茶水。白馬寺的功德箱上沒有二維碼,請香免費。
在印樂接任少林寺方丈後的第4天,「去商業化」也在高度商業化的少林寺初現:8月1日,鳳凰網在少林寺看見,首先消失的就是佛殿前的高價香。一名司機稱,此前少林寺的高價香從幾十元到上百、上千元不等。 也不見舉著二維碼收費的武僧。
釋永信升座紀念碑已拆
少林寺院內原有一座石碑,是1999年釋永信擔任第三十代方丈時所立的紀念碑。釋永信「出事」之後,紀念碑被人用木板遮蓋。
在鳳凰網實地探訪其時,紀念碑已經不見蹤影,石板路面只留下幾處坑窪。鳳凰網詢問一位工作人員石碑的下落,他先笑而不語,隨後點頭,說:「昨天晚上才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