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尼獎獲獎作品、韓國原創音樂劇《也許美好結局》(Maybe Happy Ending)最近發生換將風波,由白人演員接替亞裔演員出演主角,在百老匯演藝圈引起強烈反彈。很多華人演員嗆聲指這種做法令人難以接受,華裔演員黃榮亮還在網上發起連署簽名公開信,指責劇組這種做法。但劇組方面表示,這部劇的主角本來設計就是「任何人都能演」,如果說只要是亞裔演員出演就能代表韓國文化,也是對韓國文化的冒犯。
百老匯舞台留給亞裔演員的機會不足一直是亞裔演藝界深惡痛絕的弊病。1990年代,《西貢小姐》登上百老匯舞台時,男主角由白人演員出演,也曾引起亞裔演員的強烈抗議,他們認為採用白人演員,用化妝的形式來使他看起來像亞裔,是對亞裔的輕蔑。更何況亞裔演員平時只有演小角色的份,而這一角色對全劇至關重要,如果讓白人演員出演,勢必削奪了亞裔演員演主角的機會。
這次《也許美好結局》的換將風波與那次的風波如出一輒。該劇的亞裔主演克里斯(Darren Criss)決定8月31日後卸下該劇主角的演出,劇組最近宣布由白人演員費爾德曼(Andrew Barth Feldman)接替他飾演的主角、退休機器人奧利佛(Oliver),但這個原本一直由亞裔擔綱的主角出現人選轉變,引發外界質疑。
該劇創作人樸輝(Hue Park)與阿倫森(Will Aronson)日前通過社交媒體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他們原本希望這齣劇能「在任何地方由任何人詮釋」,雖然故事背景設在韓國,但並未限定角色須由亞裔出演。他們坦言,過去曾嘗試讓角色明確為亞裔,但發現僅以演員膚色表達韓國背景「不僅牽強,甚至有冒犯韓國文化獨特性的嫌疑」。
但風波並未因此平息。該劇女主角沈雨田(Helen J Shen)發出聲明說,此事在她與飾演男主角的費爾德曼之間造成壓力,尤其劇組中許多演員及替補都是亞裔。她表示:「我理解這個劇在我們社群中所承載的希望與重量。我深知大家感到受傷,因為我自己年輕時也會在這樣的舞台上尋找希望的光。」
百老匯其他亞裔演員與組織亦陸續發聲。曾出演《阿拉丁》的華裔演員梁泰利(Telly Leung)批評劇組在頒獎季大力宣傳劇作的亞裔特色,現在卻突然改口主張「普世性」,做法猶如「背叛」,令人心碎。他指出:「這不叫進步,是抹除。」亞裔演員行動聯盟(Asian American Performers Action Coalition)也在聲明中強調,白人故事被視為「普世」,亞裔故事卻常被邊緣化。「若要展現故事的普遍性,就不能在亞裔故事中刪去亞裔面孔。」知名亞裔演員黃榮亮(BD Wong)則正在號召演員連署公開信,抗議這一決定。他痛批:「把白人演員的加入說成是包容性,形同嘲諷邊緣群體爭取機會的努力。這不是共融,而是倒退。」《也許美好結局》劇照。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也許美好結局》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