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台於今早(29日)9時10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是今年首個黑雨警告,生效近2小時。港島東區的雨勢持續猛烈,其中水浸黑點柴灣環翠停車場積一度水深及膝,車主聞訊紛紛到場取車救險,消防員及停車場職員協助抽走積水,停車場水浸情況大為改善。
現場所見,大部分車主在黑雨警告前後已早將車駛走,停車場仍有部分車輛,水浸最嚴重時,水深浸過了私家車半個車胎。由於場內設有充電樁,停車場職員擔心積水可能導致漏電,期間限制人員出入以確保安全。其後消防員亦接報到場,協助職員抽走積水,水位迅即退減。
相關報道:黑雨|「龍吸水」環翠停車場出動 渠務署:1小時內完成清理









領展發言人表示,今早香港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後,環翠停車場隨即加強戒備,期間工作人員持續留意停車場內情況,並迅速實施防洪措施,包括安裝擋水板(約9時30分完成)及啟動六台潛水泵,以加快排走積水。期間,停車場營運商亦透過電話及短訊聯絡車主,建議他們盡快移離車輛。
紅色暴雨期間,環翠停車場曾因鄰近的柴灣道迴旋處等道路一度水浸而出現渠口倒灌的情況。截至下午1時30分,停車場內的積水已完全退去。
專家籲「在上游做功夫」
對停車場屢現水浸,政府是否可介入私人場所處理,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陸偉霖認為不宜太過干預私人場地的處理方法,但認同政府可與處所負責人協調,通過「上圍截水」等方式,在停車場入口上方多劃出一條坑道助雨水「改道」;或加設井口及水泵抽水,「不論用種辦法,將水改流或抽走排放亦須政府批准,政府可主動向私人場所配合指定排水位置或容許直排出海,以鼓勵處所加設相關設施」。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陳健碩指,解決停車場水浸問題,不外乎加強排水系統或「在上游做功夫」,以減少洪水湧入機會,「現行《建築物條例》亦授權屋宇署,在危險或有潛在危險情況下可發修葺令,但純粹水浸或未必有足夠理據發出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