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和美國貿易官員週二抵達瑞典首都,舉行第二天會談,試圖打破關稅僵局。關稅僵局已經扭曲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至關重要的商業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週一在瑞典首相辦公室舉行了為期近五個小時的閉門會談,會談結束後,雙方沒有對記者發表任何公開評論。
在週二談判恢復之前,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與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共進早餐。
自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今年4月宣布對數十個國家徵收「解放日」關稅以來,美國已與英國、日本和歐盟等一些主要貿易夥伴達成關稅協議。中國或許仍是最大的懸而未決的案例。
許多分析師預計,斯德哥爾摩會談將至少延長目前的關稅水平,遠低於今年 4 月中美關稅爭端升級導致全球市場暫時陷入混亂時的三位數百分比稅率。
今年5月,雙方在日內瓦舉行的雙邊會談中最終達成妥協,同意暫停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期將於8月12日結束。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30%的關稅,中國對美國產品徵收10%的關稅。
議程上的其他問題包括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在美國的投資;中國生產的芬太尼成分到達美國消費者手中;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以及美國限制西方技術出口的措施,例如用於驅動人工智慧系統的晶片。
斯德哥爾摩會晤也可能為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稍後舉行的峰會的前景提供一些明確的信息,有些人認為這次峰會是鎖定兩國之間任何重大協議的關鍵一步。
特朗普週一晚間在其「真相社交媒體」平台上堅稱,他並非「尋求」與習近平舉行峰會,但可能會應中國領導人的邀請訪問中國,「邀請已經延長。否則,我沒興趣!」
儘管中方在斯德哥爾摩峰會上沒有透露太多具體目標,但貝森特表示,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中美兩國可以開始尋求長期經濟平衡。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