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本週四簽署了一項旨在全面改革全國無家可歸政策的行政命令。該命令標誌著一項根本性的轉變,即從過去二十年來由兩黨共同支持的「住房優先」(Housing First)模式,轉向一個以強制治療和嚴格執法為核心的新策略。
據NPR報道,新命令的核心內容是,聯邦資金的撥款將與地方政府的執法力度掛鉤。它將不再優先支持那些先為遊民提供無條件住房的計畫,而是將資源傾向於那些要求戒癮和接受治療的項目,以及那些積極執行公共露營禁令的城市。該命令還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權力,可以清除街頭營地,並對「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威脅」的個體實施非自願民事拘留。
此舉立即引發了無家可歸者權益倡導組織的強烈批評。他們認為,這項政策將使無家可歸和精神疾病「犯罪化」,而非解決問題的根源。國家無家可歸者法律中心(National Homelessness Law Center)的拉比諾維茨(Jesse Rabinowitz)表示,這是在強迫人們於「富有人情味的數據驅動方法」與懲罰之間做選擇。此外,命令中要求停止資助「減少傷害」(harm reduction)的成癮計畫,也與公共衛生專家的主流意見相悖。
然而,這項行政命令反映了保守派對現行政策日益增長的不滿。隨著美國無家可歸人口創下歷史新高,許多保守派人士認為「住房優先」策略已經失敗。支持新政策的西塞羅研究所(Cicero Institute)的庫爾茨(Devon Kurtz)稱讚此舉是「巨大的一步」,認為這將為那些需要治療的人提供一個「至關重要的安全網」,防止他們繼續「死在街頭」。
這項政策轉向並非突如其來。它建立在去年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一項允許城市懲罰公共露營的裁決之上,並與保守派的「2025 計畫」(Project 2025)議程相符。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政府已大幅削弱了負責協調聯邦遊民政策的跨機構委員會,為此次的重大戰略轉變鋪平了道路。
–
新聞來源:NPR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