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總統週二宣布了與日本的貿易框架,對從日本進口的商品徵收 15% 的關稅。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發文表示:「這項協議將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這是前所未有的。」他還表示,美國「將繼續與日本保持良好的關係」。
總統表示,日本將「按照我的指示」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並將向美國汽車和大米「開放」其經濟。對日本進口商品徵收15%的關稅,較特朗普最近致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信中宣布的將於8月1日起徵收的25%的關稅大幅下降。
週三早些時候,石破茂承認了這項新的貿易協定,並表示這將使雙方受益並有助於雙方合作。
特朗普試圖透過這項聲明來炫耀自己作為交易撮合者的能力——儘管他的關稅舉措在4月初首次宣佈時引發了市場恐慌,並對經濟成長放緩感到擔憂,但目前看來這種擔憂已經消退。他的聲明中仍未透露關鍵細節,例如,日本產汽車是否會面臨特朗普對該行業徵收的25%的更高關稅。
但該框架符合特朗普日益增長的模式,他渴望將關稅描繪成美國的勝利。他的政府表示,這些收入將有助於減少預算赤字,更多的工廠將遷往美國以避免進口稅,並導致貿易不平衡消失。
關稅浪潮持續引發不確定性,如果企業只是轉嫁成本,是否會導致消費者和企業的價格上漲。週二,通用汽車公佈第二季淨利下降35%,並警告關稅將在未來幾個月對其業務造成衝擊,導致其股價暴跌,這問題更加凸顯。
隨著8月1日致世界各國領導人信函中公佈關稅稅率的最後期限臨近,特朗普也宣布了與菲律賓的貿易框架協議,將對菲律賓商品徵收19%的關稅,而美國製造的產品則免徵進口稅。總統也重申了對印尼徵收19%關稅的立場。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去年美國與日本的商品貿易逆差為 694 億美元。
特朗普政府與中國另有單獨的談判期,目前定於 8 月 12 日結束,因為來自中國的商品將被額外徵收 30% 的基準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他將於下週一和週二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與中國財政部長會晤。貝森特表示,他的目標是讓美國經濟擺脫對消費的依賴,並促進以製造業為主的中國經濟增加消費支出。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