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OpenAI護城河正在收縮

在全球對人工智能(AI)熱情不減的浪潮中,OpenAI無疑是最受矚目的科技企業之一。然而,摩根大通最新發布的分析報告,對OpenAI當前的高估值與未來的永續競爭力提出嚴正警告。

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OpenAI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了年化營收100億美元,年增率高達82%,這一成績在AI尚處於早期商業化階段的背景下尤為亮眼。但儘管營收迅速攀升,OpenAI距離實現盈利仍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摩根大通進一步指出,OpenAI目前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依2025年預估營收計算,其市銷率高達27倍,遠高於科技產業平均的9倍。該數據相較於包括微軟、Google、Meta在內的「美股七巨頭」中明顯偏高,反映出市場對其成長性的高度預期,也隱含潛在泡沫風險。

摩根大通表示,雖然ChatGPT擁有約8億用戶,OpenAI幾乎壟斷消費級AI市場,但其技術領先地位正受到挑戰,「護城河正在縮小」。在LMSYSArena最新模型排行榜中,GPT-4已滑落至第95名,顯示其競爭優勢正在快速削弱。

同時,隨著AI模型快速「商品化」,市場上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如Mistral與LLaMA系列在質量上與閉源模型日益接近,邊際差異縮小。摩根大通報告也指出,OpenAI在企業市場的滲透率仍有限。企業客戶對資料隱私、安全性與定制化服務的需求遠高於個人用戶,而OpenAI目前提供的解決方案仍不足以滿足這些需求。

此外,OpenAI與微軟的複雜合作架構也為企業採用增添不確定性。不只如此,隨著AI競爭加劇,OpenAI也面臨人才流失壓力。包括Ilya Sutskever與Jan Leike等核心研究人員的離職,引發外界質疑。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