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為何對「穩定幣」高度警惕

穩定幣(Stablecoins)即將成為主流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引發銀行業高度警惕,擔心其商業模式受到根本性威脅。美國眾議院近日已通過一部旨在為穩定幣制定基本規則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並已送交特朗普總統簽署。此法案的核心,在於應對穩定幣對傳統銀行業務帶來的衝擊。

銀行最主要的擔憂,是穩定幣發行方會吸走其賴以為生的客戶存款。美國財政部報告曾估計,存款外流規模最高可達6.6兆美元。銀行依賴存款向企業和消費者提供貸款,若存款大量流失,其放貸能力將受嚴重影響,進而衝擊整體經濟。與比特幣等價格波動劇烈的加密貨幣不同,穩定幣旨在與美元等法定貨幣保持1:1的固定兌換率,使其能成為更快捷、更低成本的支付工具,尤其在跨境支付方面極具潛力,因此對用戶深具吸引力。

穩定幣(Stablecoins)即將成為主流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引發銀行業高度警惕。美聯社

儘管《天才法案》明確禁止穩定幣發行方向持有者支付利息,但市場似乎已找到規避方法。例如,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為其平台上的穩定幣USDC持有者提供高達4.10%的「獎勵率」。其模式是,USDC的發行方Circle將儲備資產的投資收益與Coinbase分享,再由Coinbase以獎勵形式發給用戶。批評者認為這實質上就是一種附帶收益的產品,違反了法案精神。「美國獨立社區銀行家協會」等團體已致信國會領袖,要求確保相關禁令不被架空。

除了存款流失,穩定幣還帶來更廣泛的金融穩定風險。首先,當用戶資金從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保障的帳戶流向穩定幣後,發行方可能將巨額資金集中存入單一銀行帳戶,這將導致超出25萬美元保險上限的「未受保存款」大增,加劇系統性風險。其次,法案並未禁止非銀行的穩定幣發行方接入聯準會系統。若它們獲准接入,便能在無須承擔銀行同等高額流動性監管成本的情況下,享受系統帶來的便利,形成不公平競爭。屆時它們可能僅為自身利益投資,而非將資金用於支持整體經濟的放貸活動。

然而,對銀行業而言也並非全是壞事。大型銀行已從中看到商機,希望能透過管理穩定幣的儲備資產,或擔任發行方與法幣世界之間的中介來獲利。為應對大型科技和零售公司跨足此領域的競爭,一些超級大銀行甚至已開始考慮聯合推出自己的穩定幣。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