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稱財政穩健 蔡宏興:按需要再發債 是時候調整「七年樓齡」補償機制

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上月履新,他今日(18日)接受訪問時表示,市建局目前財政穩健,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約436億元資產,原有6個已啟動的項目因受疫情影響有所拖延,會加快步伐推進,料未來兩三年會全數取得進展。他提到,政府早前注入兩幅地皮,豐富了市建局的資產,亦令融資能力更強。

不能樂觀認為賣得好才推出項目

不過,他承認目前市況不佳,市建局不能再很樂觀地認為賣得好才推出項目;而隨着收購項目等的推進,市建局會有一定的現金流支出,但重申對香港經濟未來發展保持樂觀,又謂市建局不能單看現金流去決定重建工作,在市場不景下甚至可能要加快重建,減慢香港城市老化速度,更形容是「投資未來」,「今日花出去的錢並非收不回來,是為香港創造價值。」

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劉駿軒攝
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劉駿軒攝

 

善用AI增效率 不考慮裁員

面對財政緊張,蔡宏興稱,市建局會有風險管理平衡收支,小心理財,但不會考慮裁員,主要會透過善用科技、AI人工智能等,幫助工作流程做得更有效率。

發債融資亦是市建局另一可動用的工具,他指發展地產離不開龐大的資金需求,未來如有項目需要不排除會再次融資,「不可能完全沒有借貸,全靠現金流便推行得到」,又重申市建局目前財政穩健,「之前有聽聞過有其他地產同行的財政狀況,是比市建局更為緊拙,但依然能繼續運作下去。」

蔡宏興亦指,希望能透過自己私人發展商出身的經驗,幫助市建局更了解及緊貼市場變化,但亦指市建局與一般地產商不同,在創造收益之外,更要兼顧市區重建需要,為社區創造價值。他認為,是時候對收購條款的補償金額及方案作適當調整,包括「七年樓齡」政策、安置安排及津貼等。

記者:趙克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