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為被原子彈摧毀的鐘舉行祝福儀式

長崎大教堂為最後一件作品舉行了祝福儀式,使其修復工作得以完成。這件作品是被美國第二顆原子彈炸毀近 80 年後,由一群美國人修復的失落的鐘的複製品。

週四,長崎大主教彼得·中村道明在浦上天主堂為這口新鐘祝福,並將其命名為“聖凱瑟琳希望之鐘”。超過 100 名信徒和其他參與者參加了此次儀式。

該鐘計劃於 8 月 9 日(爆炸週年紀念日)懸掛在大教堂內,首次填補空蕩蕩的鐘樓。

1945年8月9日,美國投下的原子彈落在大教堂附近,炸死了兩名牧師和24名信徒,當時全市共有7萬多人喪生。幾天后,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長崎原子彈轟炸摧毀了教堂建築及其兩口較小的鐘。教堂建築後來進行了修復,但較小的鐘被拆除了。

修復項目由詹姆斯·諾蘭二世(James Nolan Jr.)領導。 2023年,他訪問長崎時,遇到一位當地天主教信徒,聽說了這口失蹤的大鐘,從此萌生了修復的念頭。諾蘭講述了這座南部城市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往事,以及天主教皈依者在日本封建時代幾個世紀的暴力迫害中轉入地下的歷史,為修復大鐘籌集資金。

「我覺得它很美,鐘本身比我想像的還要美,」諾蘭在參加祝福儀式後試敲鐘說道。他表示,希望這口鐘「能成為團結的象徵,在這個充滿分裂、戰爭和傷痛的世界中結出希望與和平的果實」。

向諾蘭講述這口鐘的追隨者森內小次郎祈禱並輕輕地觸摸了它。

「我太高興了,我希望浦上天主教堂能成為世界各地愛好和平人士的聚集地。」他說。

諾蘭是麻薩諸塞州威廉斯學院的社會學教授,他的祖父是參與曼哈頓計畫(製造原子彈的秘密計畫)的醫生,他也是原子彈爆炸後不久訪問廣島和長崎的調查小組成員之一。

諾蘭根據祖父留下的資料,寫了一本書《原子醫生》,講述參與曼哈頓計畫的醫生們的道德困境。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