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近日分批會見不同黨派,聽取《施政報告》建議,其中最大黨民建聯昨日再次提出建立便利內地人才在港置業的「購房資金通」。今年兩會,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已聯名建議推行「購房通」,惟過去數月一直未有聲氣。有熟悉政策人士指,「購房通」涉及內容細節複雜,包括國家外匯管理、金融安全等,即使中央有意接納,亦只能「慢步走」。
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身為「國家隊」,提出建議或提案備受內地重視,本屆政府亦設立人大政協聯絡機制,雙方合力向北京爭取惠港政策,影響力更大。例如去年兩會,政協常委唐英年提案建議放寬內地客在港消費免稅額,獲大部分港區政協支持,港區人大亦有類似提議,同年6月中央同意將5000元提高至1.2萬元。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2025|民建聯倡設「購房資金通」 放寬新投資移民可購3000萬或以上住宅物業





購房通︱中央須通盤考慮外匯穩定
目前內地居民跨境匯款有限制,每年有等值5萬美元額度,對內地人才來港置業頗為不便,今年全體港區人大聯署建議參考股票通等機制,容許兩地居民直接在香港或內地置業,並以閉環式管理資金池,確保資金不會流出中國國境,並指定某個上限額度。對近年下行的本港樓市而言,若「購房通」成功落實,肯定為樓市注入「活水」。
身兼全國人大常委的民建聯李慧琼昨日指,中央對人大政協建議高度重視,近期陸續收到不同部門溝通,了解進一步想法,但她理解到國際形勢複雜,國家金融安全考慮下,要做到不容易,因此暫未有具體進展分享。觀乎李慧琼說法,距離落實「購房通」仍有一段路途。
港區人大代表兼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認為,股票通、基金通與購房性質有兩項不同:一是買房涉及金額非常大;二是置業資金流動性較低,動軏要7年以上或更長,跟買股票、債券的狀況不同,而國家外匯管理局方面亦要綜合考慮,提防太多資金流出。據今年初李慧琼建議,資金池以100億至200億美元計算,與民建聯提出的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相若,數字不算低,即使假設中央原則上同意購房通建議,也需要時間審視具體金額,複雜程度遠比免稅額為高。
有熟悉財金的建制人士分析,對內地來說,要準確釐定一個合適的資金池上限並非易事,即使閉環管理,資金仍在中國境內,1000億元看似佔國家外匯儲備比例不高,但中央難免擔心影響外匯穩定,尤其當今國際政治環境,更要提防有人趁機拋售人民幣針對中國,因此要從整體大局分析,並不是單純1000億元的問題。
近年中央惠港措施不斷,放寬資金跨境限制對香港當然有好處,但如何與內地創造共贏?支持「購房通」者指,三中全會支持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購房通」有助打通人才壁壘。李慧琼向筆者補充,提出之初已明白不易推動,中央有更多因素要考慮,尤其國際政治形勢下,金融安全重要性極高,但強調購房通是雙向,促進人才流動,亦有助香港與內地金融互聯互通,個人持開放態度。
有資深建制派則指,內地對「走資」、金融風險「睇得好緊」,相信日後即使推行,「量不會大,只會在風險可控下試行」,相信政策只能慢步走。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