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特朗普誓言大規模驅逐數百萬人,並稱鎖定「最壞之人」為目標。但聯邦政府數據卻與這一說法明顯不符。截至6月29日,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所拘留者中,有71.7%並無任何刑事定罪,且被歸類為高威脅級別者僅佔少數。多年研究亦一再證明,無論是否合法入境,移民入獄率皆低於美國本地出生人口,移民也並非美國暴力犯罪的主因。專家指出,特朗普政府的不實言論不僅對移民社群造成實質傷害,亦危及整體公共安全。
特朗普總統經常在公開場合提及來自全球的「危險罪犯」——包括殺人犯、強姦犯與戀童癖者——他聲稱這些人是在拜登任內非法進入美國。為了保護守法公民免受這些人威脅,他承諾將啟動美國歷來最大規模的驅逐計劃。
但實際的拘留數據卻講述另一個故事。自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後,ICE逮捕行動明顯增多,全國多地傳出突襲拘捕報告。然而,目前遭ICE拘留的大多數人並未被定罪,其中真正涉及重罪者更是少數,與特朗普用以支撐其邊境安全政策的恐怖敘述形成鮮明對比。
洛杉磯加州大學法律學院移民法律與政策中心聯合主任阿魯蘭南(Ahilan Arulanantham)指出,「不論是這一屆政府,還是上一次特朗普執政,他們都聲稱目標是『最壞之人』,不斷將移民執法描繪成針對有嚴重犯罪紀錄的暴力罪犯,但實際上,他們所拘捕的大多數人根本沒有任何犯罪紀錄。」
根據ICE最新統計,截至6月29日,該機構共拘留57,861人,其中41,495人——即71.7%——沒有刑事定罪。這當中包括14,318人雖面臨刑事指控但尚未定罪,以及27,177人雖無任何刑事紀錄或指控,卻仍被列為執法對象。
ICE會根據威脅程度將每位被拘留者分為1至3級,1級為最高威脅。無犯罪紀錄者則被歸類為「無ICE威脅級別」。截至6月23日,全美201處拘留設施的最新數據顯示,有84%的被拘留者被列為「無威脅級別」,另有7%為一級威脅,4%為二級,5%為三級。
布倫南司法中心正義計劃高級主任艾森(Lauren-Brooke Eisen)指出:「特朗普總統為其移民政策辯護時,常以移民推動暴力犯罪為由,但這種說法完全缺乏事實依據。」國土安全部助理部長麥克勞克林(Tricia McLaughlin)則反駁,強調ICE確實將有犯罪紀錄的移民列為目標,並表示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已下令,針對幫派份子、殺人犯與強姦犯等「最壞之人」進行鎖定。她同時將有定罪者與面臨指控者皆列為「犯罪非法移民」。美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