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社區委員會一致強烈反對

為了加强東區聯邦法院街道的安全,聯邦總務署(GSA)10日晚在第一社區委員會地標小組提議用永久性圍欄取代目前設置在聯邦法院旁廣場周圍的臨時障礙物,這項建議遭很多華埠居民强烈反對,經過討論,第一社區委員會將以反對決議日內呈交聯邦總務署。

位於珍珠街500號(500 Pearl Street)是紐約東區聯邦法院所在地,法院紀念已故參議員亦名為莫尼漢聯邦法院(Moynihan Courthouse),通常處理全美矚目的大案,如恐怖份子受審或近日名人Diddy性侵案等。

聯邦總務署(GSA)向社區委員會徵求市行政服務局(DCAS)和地標保護委員會(LPC)的意見與批准,用永久性圍欄取代目前設置在聯邦法院旁廣場周圍的臨時障礙物,這些圍欄將用於在夜間阻止人們通過廣場,有居民擔心永久性的圍欄更容易被永久性地封閉。GSA在第一社區委員會進行簡報,然後尋求地標保護委員會的批准。但遭不少反對聲音。

旨在加強法院建築旁的安全性
這安全項目由總務署(GSA)代表美國法警署(U.S.Marshal Service)和美國地方法院(U.S.District Court)設計並施工,旨在加強美國法院及紐約州最高法院建築旁邊廣場的安全性。

聯邦總務署人員表示,設置永久性圍欄基於911事件之後,以及2020年夏季社會動盪後對高關注度案件、大型人群、和平示威與社會不安的回應,為聯邦執法部門提供必要時的人群管控能力,有助於清理和簡化自911以來時不時設置的NYPD障礙物。

他們表示,預計與馬歇爾法院和紐約州法院區現有圍欄的高度和美觀風格相符,營運時間為每天上午7點至晚上7點,一周七天。

既是華人建築設計師林瓔的發言人也在社區居住超過40年的William Bialosky堅決反對在法院珍珠街廣場公共通道安裝安全圍欄,此舉將使這片公共戶外通道與庭院無論是臨時還是永久面臨被封閉的風險。這片空間是連接珍珠街與沃斯街(Worth Street),長期以來是社區的生命線,為居民、上班族、訪客及所有在繁忙都市中尋求片刻寧靜的人們提供了開放通行之地。

William Bialosky說,這條通道的核心是國際知名藝術家林瓔創作的重要公共藝術作品《回響石》(Sounding Stones),她從中國園林汲取靈感,以其標誌性的極簡風格呈現,讓人們反思場所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座公共紀念碑。《回響石》紀念的是世代移民在五點區(Five Points)歷史社區的生活與奮鬥。許多人為了生存與機會在此掙扎、甚至喪命。這塊承載著多層次的歷史,應當保持對所有人開放且可見。

William Bialosky說,安置圍欄破壞了這片空間原本的設計意圖。公共空間的開放往往不是一夕之間消失的,一旦圍欄裝上,封閉就變得更加容易,而且往往變成永久。他理解法院對高關注案件期間安全與人流控管的顧慮,但決策者應探索其他替代方案。例如臨時改道、增派人員、以及跨部門的公共安全協調,都可以在不破壞此空間完整性的前提下實現安全目標。

華埠第三代居民,創立了三個公民團體的李卓勳表示,公共廣場原本是對民眾開放的空間。他們先裝上臨時鐵門,然後加固,再來變成永久鐵門,最後甚至上了鎖。任何關於「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開放」的說法都不可信。我們看到這種情況出現在 AT&T廣場,那裡失去了兩萬平方英尺的公共空間;還有125 White Street,監獄部門接管了那裡,兩萬三千平方英尺不再對外開放。

李卓勳表示,看著我們的公共廣場空間失去對藝術作品的尊重、被低劣維護、現在又要被圍起來,這種侮辱讓人難以接受。我們早在2014年就預見這一切,就像James Madison公園,最後竟變成警察停車場一樣。「我們絕對不能坐視不管。2025年了,世界上一定有比永久圍欄更聰明的管控方式。因為這些所謂的『安全圍欄』,最後都會變成永久封閉。」他說。

居民反對以「安全」為藉口濫權
住在且林市果Triple Edwards表示,身為就住在這片廣場旁邊的居民,他認為聯邦、州、市政府以「安全」為名所做的一切,簡直駭人聽聞。而每實施一項新措施,我們的生活品質就被削弱一次。我們親眼目睹這種做法一步步擴張。連警察都把One Police Plaza以外的地區佔為己有,擴大他們的勢力範圍,整個社區都被他們掌控了。我們真的受夠了政府以「安全」為藉口濫權行事。他們會繼續得寸進尺,直到完全封閉成事實。

陳翠芳(Jeanie Chin)表示,她就住在法院旁邊,這些年來,親眼見證了整個社區一點一滴被封鎖。一開始是柏路(Park Row),說是「臨時」的,接著就是越來越多的圍欄,一點一點地變成永久設施。「我想知道,這次突然封閉的起因是什麼?會需要這樣的處置?現在科技這麼進步,整個社區到處都是監視器。」她說,以前,長者和社區居民會在廣場看書、運動,那裡有樹蔭,有長椅,可以聽噴泉聲,還有人下棋,小孩玩耍。

第一社區委員Susan Cole說:「我最近才剛去那裡,那是個真正的安靜休憩地。還有那些雕塑,應該有人去清理和維護。我懷疑他們是準備把那些作品都撤掉。對於住在這裡的人來說,這個通道至關重要。你們要剝奪的,是人們的基本空間。這種做法實在令人難以接受,應該重新考慮。這裡是社區,人們真正在這裡生活、使用這些空間。這種做法太無情了。」

也是第一社區委員Alice Blanks表示,這不只是藝術作品,而是一座公共紀念碑。《回響石》紀念曾住在五點區的移民世代,他們中許多人在此奮鬥與犧牲。這塊土地,曾名為天堂廣場,承載著多重歷史,必須讓所有人看見、親近。

一些社區委員會成員附和表示,這只是法院,不是戰區,警察不該主導一切。我們不需要另一道圍欄,我們不想活在這樣的環境裡。

一位成員說:「整個地方佈滿監視器,你們晚上八點還怕什麼?遊民?他們也是紐約人啊。這不只是條捷徑,更是讓人感到安心與放鬆的地方,尤其對長者而言。你們正在奪走這一切。每次,他們都多拿走一點點,每一次都讓人更痛。」

第一社區委員會地標小組討論後,全體成員一致反對聯邦總務署的建議,並將會撰寫反對的決議案呈給市府及聯邦政府。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這是從Worth街通過法院廣場前往華埠,兩座有流水的石塊是知名藝術家林瓔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回響石》。

聯邦總務署人員建議用永久性圍欄取代目前在聯邦法院旁廣場周圍的模擬圖片。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