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債券通迎來八周年,相關論壇今日(8日)舉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江會芳宣佈三項優化措施,將南向通參與範圍擴至券商、基金等四類非銀機構,便利境內投資者出海;優化離岸回購機制,支持多幣種交易,取消質押券凍結,後續推出跨境回購;完善互換通,擴大報價商隊伍並調整交易限額。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裁兼債券通董事長張漪指出,八年來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規模從不足1萬億增至最高4.5萬億,截至2025年5月達4.4萬億,較開通前增長近400%;全球近80國1,169家機構入市,債券通渠道下有835家,全球前100大資管機構中80餘家參與。
首5月債券通日均交易量470億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今年1至5月債券通日均交易量470億元,較2017年增長30倍,反映國際投資者參與熱情。她提到,中國債市規模全球第二,但國際投資佔比僅3%,成長空間顯著。隨著機制優化,這一比例有望提升,推動市場與國際接軌。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今年重點發展人民幣固定收益市場,圍繞三大策略推進,一是擴大離岸人民幣債券供給,2024年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額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37%,並期待財政部增加中長期國債發行;二是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推動離岸國債商業回購市場建立,加速國債期貨準備工作;三是完善離岸人民幣產品基礎設施,推動交易所與清算機構合作擴大國債抵押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