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成立「美國黨」 稱要「還人民自由」

首富馬斯克宣告成立「美國黨」。美聯社資料圖片

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成立「美國黨」。

全球首富、全美最大政治捐款人馬斯克(Elon Musk)周六在社交媒體上宣告,正創立一個名為「美國黨」(America Party)的新政黨。此舉標誌著他將進一步介入美國政治,但亦面對艱鉅挑戰,考驗他新近累積的政治影響力。

據《紐約時報》報道,馬斯克周六在其社交平台X帳號上寫道:「當談到以浪費和貪腐讓國家破產時,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一黨制國家,而非民主社會。今天,美國黨成立,為的是還你自由。」

馬斯克曾是特朗普總統的親密盟友,惟近來雙方屢次公開意見不合。儘管他宣布創黨,但截至周六晚間尚未向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提交相關文件。他另在貼文中表示,美國黨將於「明年」參與選舉。

馬斯克行事一向快速果斷,擅用其龐大資源推動變革,但同時也有多次言行不一的記錄。

他曾主導設立「政府效率部」,推動削減政府計劃與開支;後來因反對特朗普一項涵蓋廣泛的內政法案而與總統交惡。上月,他在社交媒體上痛批該法案為「噁心的怪物」,並稱其將「大幅增加原已龐大的預算赤字」,更指「國會正在讓美國破產」。

馬斯克早前就曾預告,若該法案通過,他可能另組政黨,但直到周六才首次明確表態。

白宮即時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美國自20世紀以來長期維持兩黨制,過去亦不乏溫和派富豪試圖創立第三政黨,但都難成氣候。創建有實力的新黨所面臨的障礙包括:經過嚴重劃分的選區、嚴重的政治極化,以及各州繁瑣且高昂的選票資格程序,即便以馬斯克之財力與影響力,也難言輕鬆應對。

去年選舉中,馬斯克對共和黨候選人捐款近3億元,其所主導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還負責推動特朗普在關鍵州的動員工作。但即使投下逾2,000萬元,他仍未能協助共和黨在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選舉中獲勝。

馬斯克周五發文稱,美國黨初期策略可能是支持2至3場參議院選舉,以及8至10場聯邦眾議院選戰。

「鑑於國會當前立法優勢極為微弱,」他寫道,「這樣的席次就足以成為關鍵少數,左右有爭議法案的通過,確保它們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本報訊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