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佢|NGO共融話劇邀SEN兒童參演 冀消除社會成見及負面標簽

患有身心靈障礙的人士要被社會接納,莫過於展現才能於人前。有非政府組織將於灣仔舉辦共融話劇,邀請SEN兒童及語障小朋友擔綱演出,透過表演訓練專注力的同時,向外界展示不一樣的潛能。負責項目社工稱看到每名參與者各自突破自身界限,例如自閉變望人開口說話,有語障亦不怕大聲講對白,證明只要給予機會便有進步空間。

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舉辦的共融話劇《秘密花園》,共有15名兒童參演,包括7名兒童及8名SEN兒童,部分有語言障礙、自閉症、過度活躍等問題,主要演譯一個由文學小說改編的舞台劇,講述一名長年困在房內的兒童如何打開心窗,逐步探索外面世界的故事。

共融話劇《秘密花園》共有15名兒童參演,包括正常及SEN小朋友。(受訪者提供)
共融話劇《秘密花園》共有15名兒童參演,包括正常及SEN小朋友。(受訪者提供)

 

他們透過持續不斷排練逐漸看到進步。(受訪者提供)
他們透過持續不斷排練逐漸看到進步。(受訪者提供)

 

導演細心教導每人如何走位及講對白。
導演細心教導每人如何走位及講對白。

 

無論是正常或SEN兒童,只要給予機會,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無論是正常或SEN兒童,只要給予機會,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無論是正常或SEN兒童,只要給予機會,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無論是正常或SEN兒童,只要給予機會,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無論是正常或SEN兒童,只要給予機會,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無論是正常或SEN兒童,只要給予機會,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服務統籌主任何汝瑛表示,今年已是第二年舉辦同類活動,主要希望透過話劇,反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SEN兒童,可能與劇中主角一樣,被父母發現與其他兒童不一樣後,不想被外界閒話,結果長困室內沒有社交圈子,自信心及社會認同感嚴重不足,但其實他們要被社會接納及接受,反過來需要更多接觸,才能消除社會給予固有的負面標簽。

她續稱,參演的SEN兒童透過表演漸見進步,例如自閉小朋友本來害怕眼神接觸 ,經過多場練習後,能夠突破自已與對手有眼神交流溝通;本身患有語言障礙的小朋友,能夠透過訓練講大聲清楚一點,由起初刻意壓低聲線講對白,變成聲洪如牛,反映不同能力的小朋友同樣有發展潛力,只需等待被看見,發掘成才。

話劇內容詳情。
話劇內容詳情。

 

話劇內容詳情。
話劇內容詳情。

 

由太古基金及楊蔡慧嫻基金贊助的兒童共融成長話劇《秘密花園》,將於本月12日於灣仔麥高利小劇場上下午公演兩場,公眾可透過優先報名免費入場,每場上限人數約60人,每位入場參加者更可獲得「聆聽」水樽一個,有興趣者可瀏覽官方連結報名及了解詳情。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