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艘因提高人們認識海洋垃圾問題而聞名的大型雙桅帆船,周末在東灣阿拉美達市(Alameda)一座碼頭沉沒,原因尚待調查。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引述海岸警衛隊發言人韋斯(Kenneth Wiese)說法,事發於25日傍晚6時多,停在阿拉美達諾山食品(Nob Hill Foods)雜貨店後方碼頭的「海星號」(Kaisei)不明原因下沉,立即派員到場處理。
韋斯透露,高151呎的「海星號」屬於北灣蘇沙列圖(Sausalito)海洋航行研究所(Ocean Voyages Institute)所有。該組織1979年成立,一直進行海洋清理工作。
韋斯表示,當時有人目擊帆船正在下沉,立即通知當局。包括屋崙和阿拉美達市等多個政府部門派員到場,成功切斷帆船的繫船繩,避免碼頭被拖下水。
他指,由於帆船沉沒位置是在碼頭,所以未影響航道,但疑似出現漏油情況。據了解,帆船裝有400加侖柴油。
阿拉美達市消防局表示,消防員事後著手保護沉船週邊區域,並放置一道浮欄避免油漬擴散。海岸警衛隊正與環保清理公司處理油漬問題。
韋斯表示,現在需要船主、承包商和保險公司作出決定:維修,還是將它拖走。
「海星號」以「海星計劃」(Kaisei Project)命名,專注於清理海上雜物、垃圾和塑膠,曾三度前往經常被稱為「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的水域進行科學任務。2009年,「海星號」人員前往面積相當於德州、全球最大垃圾帶的北太平洋次熱帶環流(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Gyre),收集了數百份海洋垃圾和體內含有塑膠的魚類相關樣本。
《紀事報》撥打與「海星計劃」相關電話號碼,接聽電話的男子表示,他相信有東西擊中「海星號」,情況正在處理之中。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