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貸危機恐衝擊整體經濟

一般來說,信用評分達670分以上屬於良好,可享較低利率與較高信用額度,620分以下屬次級信用,往往難以申請傳統貸款。 美聯社

聯邦儲備銀行數據顯示,在政府要求恢復還款後,全美已經出現嚴重的學生貸款危機,數百萬人無法按時還款,導致信用評分一夜之間大幅下降,部分人甚至陷入破產境地。評論表示,現象意味著大批民眾難以租賃房屋、購買保險,或者申請汽車等各類貸款,最終會打擊消費,拖累國家整體經濟。

綜合《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報道,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統計發現,今年首3個月已有220萬人拖欠學貸還款,繼而信用評分下跌逾100分,其中超過100萬人的跌幅更超過150分,程度相等於申請破產。研究人員表示,大約240萬人的信用狀況原本良好,足以申請房貸、車貸、信用卡等等,但現在恐怕已失去資格。

專家解釋,民眾信用評分下滑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借貸成本上升,由於美國的息率已接近過去20年來的高位,聯邦儲備局也表明短期內無意減息,因此這類民眾的負擔將進一步加重。數據也顯示,全國的借貸環境已經變得嚴苛,今年2月申請車貸、信用卡、轉按房貸失敗的比例均高於去年同期。

綜觀各州,不少民眾都表示自己因為學貸而陷入困境。肯塔基州44歲女子約翰遜(Tina Johnson)表示,她由於意外拖欠440元還款,結果信用評分從650分急跌至418分,原本已經批准的車貸申請也被駁回。約翰遜埋怨說,自己從未收到政府催促繳款的通知,評分變差後需要數年時間才可恢復,期間惟有駕駛舊車,並且押後維修住宅和持續進修的計劃。

佛州的21歲畢業生巴特勒(Journey Butler)也說,自己誤以為學貸仍可延期還款,上星期才赫然發現,原本689分的信用評分足足下跌了168分,就算她馬上繳清500元欠款,但信用審查依然受到影響,未來數年無論求職、置業還是購買汽車保險,都會遇到重重障礙。

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後,拜登政府曾允許民眾延遲繳還學貸,但寬限期在去年9月底結束,統計顯示,在數百萬沒有按時還款的人當中,40歲以上的中年人情況尤其普遍,反映這個年齡層經歷長期通脹後,生活壓力越來越沉重。特朗普政府已經決定,從今夏開始扣押工資、退稅或社安金,藉此追收欠款。

信用評分的幅度介於300至850分之間,僱主、房東、公用事業以及金融服務機構均會以此評估民眾的還款能力,一般來說,670分以上屬於良好級別,申請貸款時比較容易,利率也會較低,620分以下便屬於次級範圍,申請傳統貸款的難度較高。

分析表示,學貸危機不但影響當事人本身,也會衝擊整體經濟。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估計,全美民眾單在今年,每個月共需額外償還10億至30億元,本土生產總值(GDP)可能隨之下降約0.1個百分點。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也預料,GDP跌幅可能會在0.13個百分點。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