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哈利勒(Mahmoud Khalil)因參加支持巴勒斯坦的校園抗議活動,正面臨被驅逐出境風險。他出席聆訊時作供稱,如果他被驅逐出境,將面臨生命危險。
《紐約時報》報道,哈利勒22日在路易斯安那州耶拿(Jena)的移民法庭出席庇護聆訊,他作供說,他從未想過美國政府會因為他的言論而迫害他,若果他被驅逐出境,可能會面對「暗殺、綁架、酷刑」,也會對他的妻子阿卜杜拉(Noor Abdalla)和兒子帶來危險。他慨嘆,「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是違法的,我相信正義終將得到伸張。」
哈利勒批評,美國政府錯誤地把他標記為恐怖份子、恐怖份子同情者,這與事實相去甚遠,但該指控使他無論身處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會成為眾矢之的。
哈利勒3月在紐約市被捕,並在路易斯安那州被羈押約兩個多月,聯邦移民執法官員日前一度拒絕讓他在拘留中心會見妻兒。他在22日出席聆訊前終獲安排與家人團聚,並首次親手抱著剛滿月的初生兒子。
移民法官科曼斯(Jamee Comans)早前已裁決特朗普政府可以驅逐哈利勒。這次聆訊主要是聽取哈利勒的證詞,以及其代表律師傳召的證人作供,以證明如果哈利勒被驅逐,可能成為以色列的針對目標。哈利勒的其中一名代表律師范德豪特(Marc Van Der Hout)直言,哈利勒的性命將危在旦夕。
加州大學聖他告魯茲分校教授戴維斯(Muriam Haleh Davis)作供稱,哈利勒在很多地方都會成為面臨危險的目標。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前學者、喬治城大學客座教授埃爾金迪(Khaled Elgindy)估計,如果哈利勒被驅逐出境,他被攻擊和遇害的可能性為30%到40%。若果他留在美國,可能性就會降到10%甚至更低。
聆訊未有作出任何裁決,法官要求律師在6月2日之前以書面形式提交結案陳詞,然後她將作出裁決。即使哈利勒的庇護要求被駁回,他不會被即時驅逐,仍可提出上訴。
國土安全部發言人回應聆訊時說,哈利勒應該使用「CBP Home」應用程式自我驅逐出境。本報訊

哈利勒出席聆訊前,終獲安排與妻子(圖)及初生兒子團聚。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