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客室|廚餘變寶藏 升級再造展創意 譚仔國際跨界合作永續未來

近年本港企業積極推動ESG(環境、社會與管治),擁有「譚仔雲南米線」及「譚仔三哥米線」兩大品牌的譚仔國際有限公司(譚仔)亦大力推廣,早前更搞搞新意思,推出「豬腩肉廚餘升級再造計劃」,利用廚餘豬腩肉製造潤唇膏、手工香梘及香薰蠟燭。推動該項目的「譚仔國際」國際業務總監及ESG委員會主席柯晉譽指,今次聯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新生精神康復會合作,鼓勵年輕人及精神康復者建設社區。他正向一眾「譚仔姐姐」徵集綠色建議,盼一起為減碳出力。

「譚仔姐姐」粉墨登場,拍攝短片介紹「豬腩肉廚餘升級再造計劃」。
「譚仔姐姐」粉墨登場,拍攝短片介紹「豬腩肉廚餘升級再造計劃」。

柯晉譽指出,腩肉是「譚仔雲南米線」(「譚仔」)及「譚仔三哥米線」(「三哥」)的主要食材,「譚仔」一直將中央廚房仍具食用價值的腩肉廚餘捐贈社福機構,上年度共捐出3.2萬公斤剩餘腩肉,製成8萬個愛心飯盒,惠澤有需要人士。此外,「譚仔」發現中央廚房仍有不少「頭頭尾尾」、無食用價值的豬腩肉,棄之可惜,因而萌生將「下欄」腩肉升級再造的念頭。他指,經集團內部商討後,決定推行相關升級再造計劃,並以滿足「客戶日常貼身需要」為宗旨開發產品。

他續稱,此升級再造計劃是橫跨商界、社福界及學界,當項目落實拍板,集團的食品研發部同事,便即時聯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食品科技及安全高級文憑課程的師生團隊進行研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視覺傳意設計及廣告設計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團隊,亦負責為再造產品進行設計,學生發揮無限創意,設計了粉紅色小豬「腩肉小天使」的超萌角色,備受好評。

勤奮親切的「譚仔姐姐」如同「譚仔」的代言人。
勤奮親切的「譚仔姐姐」如同「譚仔」的代言人。

豬腩肉變身潤唇膏香梘

在生產方面,他指,團隊邀請到新生精神康復會的精神康復人士參與,接受導師培訓後,負責物料加熱溶解、注塑及包裝入盒。他稱,今次項目盼由四方協作,讓年輕人發揮創意,亦鼓勵精神康復人士一起參與,齊齊建設社區,為ESG出力。

他續稱,從榨取豬油轉化為再生物料的過程中,IVE團隊發現豬油具有濃烈味道,建議添加精油辟味。生產團隊採納相關建議,終成功研發出檸檬清香潤唇膏、手工香梘,以及香茅檸檬香薰蠟燭3款生活用品。他稱,該3款產品最初擬定產量200份,因反應熱烈增至1000份,除送贈商業夥伴,亦於指定分店限量發售,部分收益用於慈善用途。

對於計劃取得成功,柯晉譽感到鼓舞,並指有關意念萌芽於2023年,去年進行生產研發,至今年正式推出市場。他補充,升級再造的手工香梘受外界歡迎,正探討與旗下店舖所在的商場或業主合作,由「譚仔」提供手工香梘,放置於商場的洗手間供市民使用,以作推廣。他續稱,未來計劃探討其他廚餘升級再造的可行性,笑言「譚仔」及「三哥」主打米線,加上另一名菜土匪雞翼,每日產生不少米線及雞骨廚餘,正與相關學術機構討論升級再造的潛力,延續「轉廢為材」的目標。

 「譚仔姐姐」參與升級再造計劃下的香薰蠟燭工作坊。
「譚仔姐姐」參與升級再造計劃下的香薰蠟燭工作坊。

「譚仔姐姐」成環保推手

在宣傳「升級再造」項目上,「譚仔姐姐」亦粉墨登場,拍攝「搞笑」短片,深入淺出介紹產品的製作花絮,更大談「煮得」和「梘得」的冷笑話,當中「煮得」是指可供食用烹煮的腩肉,「梘得」即是由職員挑出用於製造香梘的廚餘腩肉。

近年「譚仔」積極推動ESG,獲「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成就大獎2023/2024」頒發的「傑出環境、社會、企業管治大獎(上市公司) 白金獎」。柯指,「潤澤社區」、「提人為本」及「綠色倡議」是譚仔推行ESG的3大核心價值,在推行過程中,發現推動ESG不會增加營運成本。

柯晉譽解釋,在推動源頭減廢,如走塑、鼓勵客戶使用可重用餐具,以及按食量選擇減少米線分量的「少米」、「少少米」選項,都是從小處入手推動減少浪費的概念,長遠可望減省成本。至於前年黑色暴雨觸發水浸商場的畫面,亦喚醒企業進行危機管理,作出詳細風險評估,並按需要提供備災設施。他指,相關開支已列為日常營運成本,不屬於因推行ESG所衍生的額外支出。

民間智慧助減碳

柯直言,要有效推動ESG,需要集團上下齊心同行,管理層及專責推動ESG的部門制訂大方向,站在最前線的一眾「譚仔姐姐」亦是重要推手。他形容「高手在民間」,指一眾姐姐最了解店面運作,能提供實用且獨特的意見,因此管理層更需經常徵集她們的綠色建議,納入ESG策略調整,希望能提升分店的效率,加強節能及減廢。

減少碳排放,達致碳中和,是未來的重要指標。柯晉譽指,至今碳排放仍是嶄新概念,要讓集團上下員工都理解才能一起為減碳出力。他指,現時「譚仔」內部定期拍攝宣傳短片,邀請管理層及「譚仔姐姐」出鏡,解說最新的減碳及環保資訊,介紹減碳的意義及實踐方法,讓一眾員工掌握ESG及減碳概念,盼協助本港完成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

「譚仔」推出獎學金計劃,資助員工子女入讀大學。
「譚仔」推出獎學金計劃,資助員工子女入讀大學。
過去10年,「譚仔」累計為200名員工子女派發獎學金。
過去10年,「譚仔」累計為200名員工子女派發獎學金。

贈獎學金助圓夢 實習方知父母恩

「譚仔姐姐」堪稱「譚仔」品牌的代言人,為答謝一眾姐姐用心工作,「譚仔」多年來推出員工子女教育支援計劃,累計為逾200名員工的子女頒發約730萬元獎學金,實踐「提人為本」的宗旨。

「譚仔姐姐」,泛指一批操不純正廣東話的「譚仔」女侍應,部分是新移民,工作刻苦勤奮,亦喜歡與顧客親切互動,不少資深「姐姐」更見證顧客成長,儼然是「譚仔」的吉祥物。柯晉譽指,除了譚仔姐姐,其他基層員工亦在前線打拼,男的女的都胼手胝足,落力工作,目的只為養家,給子女供書教學,同時他們的勤奮賣力,亦奠定「譚仔」的發展基礎。有見及此,「譚仔」自2015年起為前線員工的子女提供獎學金,員工的子女若考進合資格大學,可獲學費資助,以作鼓勵。

「譚仔」為員工子女舉辦職業導向計劃。
「譚仔」為員工子女舉辦職業導向計劃。
獲批獎學金的員工子女到「譚仔」實習後稱,了解父母工作辛勞,增加家人間諒解。
獲批獎學金的員工子女到「譚仔」實習後稱,了解父母工作辛勞,增加家人間諒解。

及至2021年,「譚仔」成立「譚仔美善基金」,受惠員工更擴展至整個集團,以答謝員工的努力。他指,計劃規定成功申請資助的員工子女,須於「譚仔」參加一次72小時的實習,體驗父母平日工作的繁重,如在熱廚房工作的辛勞,體驗每天於店面持續站立數小時的艱辛等。他指,不少子女在每年的分享會反映,經歷實習才領會父母工作的艱苦,家人之間多了體諒和包容,少了爭執。

「線有善報」傳溫情 萬碗米線暖弱勢

「潤澤社區」援助弱勢是「譚仔」其中一項ESG目標,自疫情起與社福機構合辦「線有善報」活動,為弱勢社群提供免費米線套餐,至今已變成定期活動。

疫情至今,「譚仔」舉辦「線有善報」慈善活動,為有需要人士送上米線套餐。
疫情至今,「譚仔」舉辦「線有善報」慈善活動,為有需要人士送上米線套餐。

自2021年起,「譚仔」推出「線有善報」慈善活動,累計向至少110家非牟利機構轄下逾1.7萬名有需要人士送贈米線套餐,包括6萬多碗米線。柯晉譽指,該活動推出時適值新冠疫情,當時活動是希望為受影響的弱勢社群提供免費膳食,送上關懷,由於反應良好,疫後每月均舉辦,並選址於「譚仔三哥」其中1間分店,希望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空間,讓好友見面聚餐,提高社區聯繫。

另一方面,譚仔亦鼓勵員工參加活動,擔任義工,希望送上不止一碗熱騰騰的米線,還有愛心與關懷。

記者:關英傑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