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勵行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聽到他人對各種事情的意見。從小,我們就被告知要成為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否則就不算成功。很多人用他們的人生劇本,強行為別人的生活寫續集。當然,適當的時候我們需要聆聽別人的意見,但如何選擇和取捨,卻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經驗並不是萬能的鑰匙。我們的大腦如同自動分類機,總是將新事物放入舊有的框架中。比如,有些朋友在感情路上受挫折,便會一口氣說「愛情都是騙局」。而我從事音樂,常常聽到人們問我:「你們怎麼維生?為甚麼總是熬夜?」有些人甚至認為音樂人三餐不繼,蓬頭垢面。此外,朋友在餐廳用餐後,要麼大讚,要麼猛烈批評,卻未必品嚐過整個菜單。這就像只見過白天鵝的人,堅信全世界的鳥都是白色的。
我們常常戴著認知的濾鏡看世界。一位朋友的媽媽經常說:「我們當年工資才幾十塊,你們現在月入過萬,有甚麼壓力?」她看不見香港如今的高物價。這種代際誤解就像北極熊和企鵝在冬天\xf9堛犒儭隉A彼此活在完全不同的季節。
我們需要真正放下自己的尺子。每個人的成長、生活經歷及遇到的人和事都不一樣,所見所聞也只是部分真相。因此,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既不公平,也不明智。有些人隨口給予的意見,可能對他人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結果卻是未知的。
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拼圖遊戲,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不同形狀的拼塊。與其爭論誰的拼片最標準,不如把各自的部分輕輕放在合適的位置。
當我們學會說「原來還有這樣的活法」,才是真正理解了生活的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