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偉達(Nvidia,NVDA)行政總統黃仁勳今日(19日)在台北Computex技術發佈會上,宣布公司將全面轉型為「AI基礎設施公司」,目標是構建數萬億美元的AI未來,並推動數據中心向「AI工廠」演進。他亦稱,Grace Blackwell系統已全面量產,以支持AI推理新時代的到來。
與鴻海合作建設超級計算機
硬件層面,英偉達發佈了AI個人計算設備DGX Spark與DGX Station工作站,同時宣布Blackwell RTX Pro6000主板亦投入量產,配合NVLink CX8互聯技術,將為GPU集群帶來了高達800Gbps的通訊頻寬。同時,新一代超級計算架構擁有130TB頻寬,支持72顆CPU或144顆GPU的靈活配置。
此外,英偉達確認將與鴻海(Foxconn)合作,共同建設一座配備高達1萬個Blackwell GPU的超級計算機,鴻海亦將擔任其AI基礎設施雲合作夥伴。
GPU物理引擎Newton擬7月開源
在軟件與機器人技術領域,黃仁勳宣布與DeepMind、Disney Research共同研發的GPU物理引擎Newton將於7月開源,並將集成至Isaac模擬器,配合Jetson Thor芯片與Isaac OS平台,以加速從自動駕駛到工業自動化等多領域的機器人訓練。
為應對非結構化數據挑戰,英偉達推出了基於GPU的全新存儲平台及AIQ智能查詢系統。黃仁勳還提出了「數碼代理」,以應對未來全球勞動力缺口,並介紹了能利用5%代碼實現99%計算性能釋放的「光速執行」架構,以及開啟AI智能預測圖像時代的DLSS與神經渲染技術。
夥思科研融合量子技術AI系統
他強調,未來所有移動設備均將演變為機器人,而Isaac Groot系統將是此變革的關鍵推動者。在自動駕駛領域方面,英偉達目前正與平治(Mercedes-Benz)合作,並宣布與聯發科、邁威爾科技(MRVL)及高通(QCOM)等公司聯手開發訂制芯片與AI CPU。面向下一代計算技術,英偉達正與思科(CSCO)研發融合量子技術的5G/6G AI系統,並推出了CUDA-Q混合計算平台,以推動量子處理器(QPU)在未來超級計算機中的普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