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訓練雖然艱辛,但每當成功拯救生命,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一名風帆愛好者今年3月在港島南區大潭灣遊玩期間,因風帆桅杆損壞被困於海上,眼見將被3米高的湧浪連人帶帆捲起撞向岩壁之際,駐守水警南分區的警長鄧毅新、高級警員佘偉豪及警員彭嘉榮駕乘警輪趕至,憑藉高度默契與訓練有素的救援技巧,成功救起事主兼取回風帆。
「當日我們在大潭灣一帶進行『南十字星』 海上安全計劃,向市民宣傳海上安全意識,突然接報附近黃麻角對開水域發生意外,有風帆活動人士因風帆損毀無法自行脫困,需要緊急協助。」當日的警輪主管、水警南分區警長鄧毅新Sunny表示,事主雖能致電求助,但無法提供準確的經緯度,他和同事立即趕往現場搜尋,同時準備救援方案,最終在一個山嘴地形對開海面發現事主,他緊握破爛的風帆隨浪翻滾,孤立無援。
Sunny續指,當日天氣晴朗,但風力達4至5級,海面湧浪高達3米,事主位於岩壁及警輪之間,與岩壁的距離不足0.1海里(約180米),若警輪過於靠近,有機會被風浪推靠岸邊面臨擱淺,另一方面,事主隨時會被湧浪捲向岩石,恐造成致命危險,因此要與時間競賽,盡快救起事主。





面對如此危急的情況,Sunny保持冷靜作出判斷,為其他隊員安排崗位,待警輪抵達後,人員按指示分工合作,準備救生水泡及浮標等裝備展開救援,更安排一位善泳的人員下水作救人準備,「容許思考的時間不多,關鍵時刻無法逐一聽從隊員交代細節,必須仰賴我們平日的默契與對救援裝備的熟練度,馬上執行救援。」
當日警輪上的通訊員彭嘉榮接到報案後一直與事主聯絡,深明對方的無助及驚恐,唯有不斷安撫其情緒,並告知救援即將到來。在舵手確保警輪與事主保持適當距離後,阿榮精準地將救生繩拋到事主身旁,好讓對方抓緊。由於風浪持續,貿然行動可能會令事主被湧浪推向警輪而造成意外,因此眾人注視海況,待風浪稍為靜止的一瞬間,立即合力將事主帶回船上。
阿榮坦言,能夠順利拯救事主,人員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我們不是超級英雄,單憑一人無法完成的事情,更需要團隊之間的緊密合作。」他亦指,水警在日常工作中不時針對市民墮海情境進行訓練,因此能熟練運用各類工具迅速執行救援任務。
事主雖未有受傷,但上船時因驚魂未定而顫抖,人員為其提供保溫氈,並作出安撫,及後將他安全送返陸地。另一名參與行動的高級警員佘偉豪感言,事主獲救後不斷向在場人員致謝,「他的一句『阿sir多謝』,令我感到一切付出都值得,亦對得起他對我們的信任。面對生死關頭,更顯得日常訓練中流過的汗、受過的傷,以及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這正是我們堅持這份工作的動力。」
除了救起事主,人員亦不忘將風帆取回,Sunny笑言,拯救風帆的難度不遜於救人,因其浸水後變得極為沉重,需全體人員齊心協力將它搬回船上,「警察除了拯救生命,市民的財產同樣重視,必定竭盡所能提供協助。」
記者 麥鍵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