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4日,一名旅客攜帶書籍由香港經深圳蓮塘口岸入境時,被深圳海關抽查並以「15天內兩次往返不享免稅額度」為由徵稅。事後,當事人在小紅書發文質疑海關「翻查錢包」、「程序不透明」等問題,引發熱議,隨後被海關緊急約談並協商刪帖。然而5月17日,當事人經福田口岸攜書返深時,疑因過往繳稅記錄進入「黑名單」再度被查。
海關約談當事人要求刪帖
當事人發帖稱,當時其攜帶的5本藝術類參考書被要求繳納97.5元(人民幣,下同)稅款(按書價750元的13%稅率計算),但海關人員未當場提供《繳稅單》及《徵稅告知書》,甚至翻查其錢包與紅包。該貼文發佈未滿24小時,獲3.5萬閱讀、2000餘次收藏及千條評論,引發網友共鳴。
相關新聞:福田口岸︱遊客分享過關被截查扣留兩小時 原因係……

海關補發《繳稅單》及《徵稅告知書》。小紅書@長物軒

當事人展示海關賬單。小紅書@長物軒
海關監測到輿情後,次日聯繫當事人至辦公室面談。接待的科長詢問其職業及購書用途,回放執法錄像解釋徵稅理由,並補發稅單與告知書。科長以「避免影響海關工作」為由要求刪帖,當事人最終當面刪除原帖。
今日(19日),當事人再度發帖透露,他於17日經福田口岸返深時,因「有繳稅記錄」再被抽查。其出示350港元購書憑證並強調自用後,仍被滯留旅檢科2小時,最終獲放行。

當事人發佈貼文。小紅書@長物軒

當事人在小紅書發帖。
他總結稱,15天內兩次或以上往返香港者,即便購買低價物品,也可能因歷史記錄增加抽查風險,在海關耗費數小時,建議頻繁跨境者注意相關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