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市長獨立參選人沃爾登(Jim Walden)於18日走訪法拉盛華人社區,向街頭巷尾民眾介紹其競選政綱,並針對本報記者提出的可負擔住房資金來源、教育改革、小商業經營困境及貪腐問題,一一作出回應。
沃爾登在其競選網站上表示,計劃每年興建超過5萬套可負擔住房,而非僅僅5,000套。對於資金來源,他指出將透過與開發商合作實現此目標。「開發商想建房子,也希望獲利,我們可以用聰明的方式合作,達成雙贏。」他強調,所推動的住房將依據當地標準,租金僅佔收入的25%:「因此不僅能凍租,甚至有可能下降。」他表示,將在首個任期內啟動試點計劃,預計數年內興建20萬套高品質住宅,讓市民「住得安心、住得起」。
面對華社小商業普遍面臨的資金與營運困境,沃爾登表示,他深切理解小企業的處境,「我母親當年也曾試圖創業幫家裡還債。」他指出,小企業往往一開始就需要資金支撐營運,卻又面對繁瑣的行政程序。「我關注的是經濟繁榮,而不是搞些嬰兒禮包或免費公車這類小恩小惠。我談的是能真正改善人民生活的大方向政策。」
在教育方面,沃爾登主張將特殊高中數量增加一倍。針對資金來源,他指出:「我會爭取與私營企業及上市公司合作,讓企業注資教育系統。同時,我也會清除教育局的腐敗,把更多的錢用在學生、教師和學校本身。」具體而言,他表示將加強對特殊高中與天才班的支持。「所有通過考試的學生都應該擁有一席之地;而對於只差一點未通過的學生,會提供支持,幫助他們來年重新申請。」
針對華人家長關注的小班制度問題,沃爾登指出:「問題在於政府沒有真正把資源投入資優項目。我認為,唯一的入學標準應是考試成績,不能因族裔或背景而有所差別。」
曾任紐約東區聯邦法院助理檢察官的沃爾登表示,這段經歷促使他投身市長選舉,也讓他對貪腐問題格外關注。「我曾親眼見過毒品受害者家屬、被有組織犯罪摧毀的家庭,這些讓我堅持社會公義。」他說:「許多人進入政府只是為了中飽私囊。」他提出成立「反貪腐獨立單位」與「反腐法院」,由獨立檢察官組成團隊,直接向市民負責,將貪腐官員驅逐出市府,並禁止其再任公職。
談及與華人社區的互動,他表示:「我特別尊重華人家庭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在小商業方面的貢獻。」他強調,此行是為深入了解社區需求,「傾聽華社的聲音。」
此外,沃爾登也強調,其政見包括加強社會治安、增加警力,並透過修改相關法例,使警察能無後顧之憂地執行職務。
對於選情,他表示:「我在初期的民調中就成功突圍,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我自己也充滿幹勁,只想成為一位真正為市民做事的市長。」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沃爾登走訪法拉盛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