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經濟/旅遊/海運/港口/海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今日(14日)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詢問政府會否參考內地經驗,設立由決策層領導的專項小組統籌發展海洋經濟。環境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政府認為現有發展模式,切合香港發展狀況,各政策局及部門會持續監視,共同推進,研究如何優化海洋經濟的發展模式。
海洋經濟涉及6個類別 覆蓋多種產業發展模式
亦有議員認為環境及生態局「代答」,反映政府「無真正體會到問題嘅焦點核心同埋海洋經濟嘅重要性」。當局重申,現時發展模式切合香港情況,會留意各方面進展及優化模式。
謝展寰回應指,海洋經濟涉及海運港口、旅遊、海洋產品批發及零售等6個類別,覆蓋多種產業發展模式,需多個政策局負責相關範疇,配合整體政策發展方向,實行針對性的具體措施,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政府認為現有發展模式,切合香港發展狀況,各政策局及部門會持續監視,共同推進,研究如何優化海洋經濟的發展模式。





議員批政府「搶救式政策」欠統籌
謝展寰指出,目前各部門政策並非只以監管為主,如運輸及物流局積極推動國際航運中心發展,透過強化區域合作爭取新貨源使用本港碼頭、港口數字化和稅務優惠等措施;創科局則針對海洋科技;漁護署針對生產養殖積極研究;發展局亦在4月就島嶼及沿岸地區試行「片區開發」模式,邀請各界提供意向書。
何俊賢認為當局對海洋經濟仍不夠重視,形容當局政策類似「搶救式政策」,稱「特區政府唔係無做嘢,但係呢部分唔較重視」,建議設立跨部門小組,為各部門拆牆鬆綁。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林新強關注政府有否政策以便利企業,認為可參考內地在海面鋪設太陽能板,並利用風能和潮汐發電,推動綠色能源普及。謝回應指曾探討在水體發展可再生能源,惟認為海上式光伏平台的效能和效益較低,現階段經營天然氣的成本效益最好。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直指,政府沒有理解質詢的焦點核心和重要性,稱「無真正體會到問題嘅焦點核心同埋海洋經濟嘅重要性」。他強調該質詢重發展而非保育,不應由環境及生態局局長「代答」,期待當局可以提出更多前瞻性政策。
謝展寰重申,不同政策局和部門負責海洋經濟的不同範疇,有各自綱領及藍圖,同樣非常重視,認為「橫向式聯絡」讓不同部門根據其專業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協同效應重要。他多次強調政府認為現時發展模式切合香港情況,一定會留意各方面進展,如有需要將研究優化發展模式。
記者:李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