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外賣市場形成三巨頭格局,龍頭美團(3690)迎戰京東(9618)「踩過界」,阿里巴巴(9988)亦憑旗下淘寶資源加持餓了麼,令即時零售市場競爭將更白熱化。股價則成為三方火併的犧牲品,美團過去兩個月從高位至今跌達30%。專家拆解在補貼攻勢下三股走勢,認為阿里始終秤先,但提醒在跌勢中,應待回調才值得吸納。
京東單日訂單曾達美團六分一
中國外賣大戰源於2月時京東高調宣布進軍外賣領域,提出百億補貼策略,以商家零佣、為車手繳社保、逾時定單免費等多招強搶市場,近期披露了其外賣定單量在短短一星期,便由單日500萬張倍增至1,000萬張,達到美團約6分之1水平,氣勢一時無兩。而阿里旗下餓了麼,則與母企聯手落場,淘寶近日將「小時達」升級為「淘寶閃購」,增加即時配送的產品種類,並集中由餓了麼的團隊負責派送,雙方共同開展「超百億」補貼活動,務求發揮業務協同效應。
面對來勢洶洶的補貼,美團除了「口水戰」外,鮮有高調反擊。有內媒引述接近美團人士報道,「京東外賣配在未對美團產生戰略級別威脅,美團想以不變應萬變」,而美團認為真正較量的戰場是即時零售。

美團拓即時零售 觸動京東還擊
事實上,美團今年已擴大即時零售業務,正式將「美團閃購」成為獨立品牌,主打30分鐘送貨到手,挑戰京東業務。野村報告推算,美團閃購的每日平均定單量,在去年第四季已突破1,000張,年度交易金額或已達2,750億元人民幣,接近京東電商規模的15%,該行相信京東進軍外賣,亦是阻止美團閃購的擴張。
外賣三巨頭市場及股價表現:
美團(3690) | 京東(9618) | 阿里巴巴(9988) | |
年初外賣市佔率 | 75% | 0% | 25% |
2025年預測市佔率 | 72% | 5% | 22% |
2025年預測日均訂單量 | 6,520萬張 | 490萬張 | 2,020萬張 |
股價表現(3月高位至今) | -30% | -27% | -16.4% |
大行平均目標價 | 199.6元 | 204.4元 | 162.1元 |
潛在升幅 | +50.7% | +54.7% | +32.9% |
摩根大通則估計,京東可搶佔的外賣市佔率約5%水平,因為目前的燒錢速度將難持久,而短期內行業亦不會大洗牌,並推算京東所獲得的市場份額,會由美團及餓了麼共同攤分,分別降至72%及22%。該行認為,美團及京東仍然會顧及業績表現,美團將傾向保持利潤率,而京東則以現行營銷費用撥向外賣支出,整體而言,對美國及京東的盈利預測分別下調2%及6%。
相關新聞:餓了麼百億補貼加入美團京東混戰 目光不只外賣 阿里推「淘寶閃購」搶即時電商市場
外賣激戰成果未見,但股價已率先下滑,在美團及京東競爭升級以來,兩股自3月初的高位已累跌約三成,就連餓了麼母企阿里巴巴亦因大市拖累,至今跌約16%。

京東最終市場份額仍觀望
獨立股評人陸秉鈞認為,美團在三間公司中外賣布局已深入民心,「內地想起叫外賣,最習慣就是美團」,料仍能發揮並配置優勢,只是由於外賣行業門檻較低,亦難保留客戶忠誠度,故京東能奪取5至10%亦不算難,而最終市場份額則仍要觀望。
陸秉鈞:市場對阿里喜愛僅次騰訊 美團發展不平衡
至於3間公司的股價走勢,陸秉鈞逐一點評,認為投資價值的排名依次為阿里、京東及美團。他解釋,主要是由於阿里巴巴目前的業務和業績表現,於市場眼中屬於僅次於股王騰訊(700)的科技股,對阿里的喜愛度亦遠高於其他兩股。
另外兩股方面,陸秉鈞指,京東的電商及物流運輸業務在內地屬於「老二」地位,股價一般難有炒作,但亦會相對穩定;至於於將美團排在最後,是因為該股表現最佳的外賣業務正被京東加入瓜分,其他業務仍處於燒錢階段,業務發展並不平衡。
陸秉鈞提醒,雖然三股後市大跌空間已有限,但未必是撈底良機,如對三股有興趣,或可待阿里回調至112.5元支持、京東的支持位120元,以及美團的支持位125元,再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