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介紹預立醫療照護指示

通過話劇的演繹,讓大家認識到預先制定醫療指示的重要性。記者黃偉江攝

為響應全國醫療保健決策日,安老自助處、STUPSKI基金會、AAMG美亞醫療集團、Dignity Health及三藩市寧養療護工作組聯合主辦「醫療照護事前指示服務工作坊」,4月24日在聖方濟紀念醫院聖瑪麗醫療中心舉行,吸引逾70位長者及癌症倖存者出席。

活動旨在提升華裔社區對於「醫療照護事前指示計劃(ACP)」的認識與重視,並鼓勵參加者主動思考與表達自己對於生命末期醫療照護的選擇,為未來做出更具尊嚴且符合個人價值觀的決策。

一齣由醫護人員與社工共同演出的話劇成為焦點。劇情講述一位罹患肺癌末期的母親,在無法表達醫療意願的情況下,家人面對是否插管、是否持續維生治療等抉擇,進退兩難。故事透過「是否預先簽署《加州醫療照護事前指示書》」的兩種情境發展,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結局。演出生動傳達ACP的重要性,觸動在場觀眾,引發深思與討論。

主辦單位安排專業社工協助長者及癌症倖存者瞭解《加州醫療照護事前指示書》的填寫步驟與內容,並提供中文表格及諮詢服務。

主講者詳細介紹ACP核心理念。醫療照護事前計劃,並不僅止於簽署指示書,而是一個與親人及醫療人員共同討論、預先規劃醫療照護目標的過程。

計劃特別重視三大原則:一、透過對話促進溝通與理解;二、保障個人未來在無法表達時的自主權;三、提升醫療品質與照護尊嚴,減少與個人意願不符的過度治療。

在實踐層面,ACP包括幾個關鍵步驟:一、認識生命末期可能面臨的醫療選項,例如是否接受心肺復甦術、插管、維生系統等;二、深入思考自身對於生命品質與尊嚴的看法,例如是否希望能與家人互動、是否願意接受住院治療;三、指定一位可信賴的醫療代理人,於本人無法做決策時代為發聲。

AAMG主席陳楚利醫生強調:「提早開始規劃,不僅能更理性做出選擇,也能讓家人心中有底,不必在關鍵時刻承受壓力。」他亦呼籲定期檢視與更新ACP內容,因為人生經歷與健康狀況會隨時間變化。欲進一步瞭解ACP內容或索取中文資源,可致電安老自助處諮詢:415-533-6440。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