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藩市警員過去鮮有逮捕在公共空間紮營露宿的無家者,但去年夏季聯邦最高法院賦予地方更多權力掃蕩無家者營地,加上州長紐森指示縣市官員加強掃蕩後,三藩市從時任市長布里德開始採取激進措施,將拒絕收容的無家者逮捕,新市長羅偉繼續沿用應對無家可歸政策。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從三藩市去年加強執法以來,警員依非法露宿逮捕756人,超過過去六年總和。光在上月,三藩市因此逮捕119人,是過去7年來被捕人數最多的月份。
隨著逮捕人數上升,全市露宿營地和寄居汽車的無家者大幅下降。市府認為,這項政策正產生嚇阻人們紮營露宿的預期效果,但不清楚這些人如今去處。
三藩市今年3月經點算後證實全市有222件帳篷和臨時建物,是市府2019年4月開始點算以來最低水平,全市另有621輛汽車用於無家者臨時住處。
米慎區、田德隆和南市場街最多帳篷,最多臨時住處汽車的社區則以灣景區(Bayview)和外日落區(Outer Sunset)為主。
警方發言人瑟諾夫斯基(Evan Sernoffsky)認為,數據證明了加強執法正發生效用,強調此舉主要目的是鼓勵人們移入室內,若他們不肯就會執法。
但批評者認為,逮捕無家者是浪費時間和資源,只會增加無家者的壓力。
從去年8月1日開始的700多名依非法露宿被捕的人當中,三藩市地檢署提出了150宗起訴,即近75%被捕者獲不起訴處分。
署方有一年時間選擇起訴,官員表示會依據不同因素評估每宗案件,包括被捕者是否獲提供收容機會等。
但公辯律師佩雷斯(Samantha Perez)表示,她不少當事人都想取得收容床位或房屋,但往往只能在市府候補名單上,批評市府只優先逮捕無家者,而不是投資建造房屋。
由於擔心失去個人物品,有些無家者選擇不出庭應訊,結果遭法庭發出逮捕令,刑事紀錄令他們更難找到房屋入住。
對於市府加強執法效果如何,居民巴塔拉(Joseph Batalla)坦言無感。他解釋,儘管市府加強掃蕩營地,但只要執法人員離開後數小時,其他無家者就會回到原處,「問題在於有罪不罰,當你什麼都沒有時,你為什麼還在乎被逮捕?」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