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應急管理局(New York City Emergency Management)局長伊斯科(Zach Iscol)於8月28日下午,攜Raising Health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趙軒惟(Hewett Chiu)在布碌崙接受多家中文媒體專訪。伊斯科多次強調,該局正通過多渠道方法確保各社區獲得其所需的信息來保證安全。他也鼓勵所有紐約人註冊Notify NYC。
此次記者會於28日下午2時許,在布碌崙卡德曼廣場東(Cadman Plaza E)165號的紐約市應急管理局總部舉行。趙軒惟說,作為一家總部位於日落公園的公共衛生組織與社區組織,Raising Health與市府機構合作,以便其採用更全面、更有凝聚力的方法,真正量身定制和具體化Raising Health可以提供的支持、資源、和教育。隨著颶風季節的到來,Raising Health將分發防洪屏障等,並在社區層面開展各種不同的防災活動等。
據紐約市應急管理介紹,該機構負責協調全市範圍內各種類型和規模的緊急情況的應急計劃和響應。伊斯科說,該局的使命是在緊急情況發生之前、期間、和之後為紐約人提供服務。
據伊斯科介紹,紐約市有七百多種語言。我們要確保我們有責任與之溝通的人擁有正確的信息。事實上,政府不能獨自做到這一點。該局不僅依靠我們的合作夥伴、比如Raising Health,還依靠該局在媒體方面的合作夥伴,尤其是我們在地方媒體和少數族裔媒體方面的合作夥伴,以確保各社區獲得他們所需的信息來保證安全。
伊斯科還談到了紐約市如今面臨的颶風季的挑戰。伊斯科說,北大西洋颶風季始於6月1日。颶風季高峰期始於8月20日左右,結束於10月第一周左右,但颶風季要到11月才結束。今年的颶風季預計將高於正常水平。
據伊斯科介紹,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他鼓勵大家訪問紐約市應急管理局的網站nyc.gov/readyNewYork。民眾可以根據家中是否有年幼的孩子、是否有需要藥物治療的老年人、以及是否有寵物等在網站上制定適合各自家庭的緊急情況應對計劃。
伊斯科表示,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住在哪個區域也很重要。紐約市有六個颶風疏散區(Hurricane Evacuation Zone)。本質上,這些區域是紐約市應急管理局做了很多建模,以能夠預測沿海風暴何時到來。根據水量以及洪水將發生在哪些地方,該局將疏散某些區域。每個區域大約有50萬人至60萬人。民眾可訪問如下網址瞭解其所在的區域:nyc.gov/knowyourzone。
據伊斯科介紹,為確保人們能夠獲取信息,他鼓勵所有紐約人註冊Notify NYC。這是紐約市應急管理局公共信息系統。它提供14種語言版本。民眾可以下載該應用程序、或撥打311註冊、或訪問如下網址註冊:nyc.gov/notify。這是獲取民眾可能面臨的任何類型危險的最新緊急信息的一種方式。
在被問及如何確保老人等各群體及時接收到紐約市應急管理局發出的相關信息時,伊斯科表示,紐約市應急管理局採取所謂的多渠道方法。Notify NYC是該局的主要系統,但不是唯一的系統。該局使用社交媒體,並與媒體互動召開新聞發佈會。該局進行了大量社區互動和遊說活動。
據伊斯科介紹,此外,紐約市應急管理局有一個高級預警系統。它與2,500多個為殘障人士和弱勢群體服務等的組織合作。該局將信息推送到那裡,以便它們與社區分享。全市的每位民選官員都會從該局這裡收到信息,並與選民分享。
伊斯科說,Raising Health在這裡的原因之一是紐約市應急管理局有一個很棒的項目,叫做「加強社區」(Strengthening Communities)。該局有像Raising Health這樣的35個網絡,為整個城市的社區提供服務。其中一些專注於社區,一些專注於人口。它們是與該局合作的真正、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幫助該局接觸他們的社區,讓這些社區獲得他們需要的信息。該局的工作實際上是協調努力。而且很多時候,該局最終也會參與到很多實際行動中。但很多時候,該局需要從市府和其他市府機構引進其他資源。
在談及華裔社區面臨的困境時,伊斯科表示,我們必須承認,紐約的華裔社區本身就非常多元化。他認為,這帶來了基於社區、語言、和信息的挑戰。在曼哈頓華埠的部分地區,他最擔心的是消防安全 – 電動自行車與電池。而皇后區部分地區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正在遭受洪水侵襲還有降雨風險。歸根結底,這一切還在於確保這些社區能夠獲得紐約市應急管理局需要提供的信息。本報記者張之銘紐約報道

趙軒惟(左)與伊斯科(右)28日接受多家中文媒體專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