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問題受矚 賀錦麗面臨挑戰

賀錦麗

繼電視辯論滑鐵盧後,拜登又接連遭遇新冠陽性、黨內大老和金主連番勸退,競選總統之路似乎進入倒計時,副總統賀錦麗成為熱門接替人選。BBC分析指,賀錦麗的非裔身分及支持墮胎權是她的優勢項。不過她在移民問題上表現不佳,可能不利於其入主白宮。

一份由民主黨人撰寫的備忘錄詳細列出了該由賀錦麗取代的理由,其中儘管包含了賀錦麗在實務上的「政治弱點」,但也強調如果選擇其他人選,恐將使這場選戰陷入混亂,並讓民主黨內部的爭亂被攤在鎂光燈下。支持賀錦麗出來參選的派系包含黨內的左派和勢力龐大的「非裔國會議員連線」,該黨團最知名的議員柯里本日前就強調民主黨絕不能以任何方式「繞過賀錦麗」選擇支持其他候選人。

賀錦麗曾被賦予監督政府移民政策的重責大任,這個問題是此次選戰的關鍵議題,也是民主黨的重大弱點之一。另一方面,賀錦麗在拜登政府中也成為墮胎議題的主要發聲者,對該議題的態度吸引足夠選票,使民主黨在2022年期中選舉時取得一定成功,也是該黨在今年大選主打吸引更多支持的重要議題。

但賀錦麗過去的工作表現似乎都籠罩在她2021年一次失敗的採訪的陰影下。當時美墨邊境湧入的非法移民數量激增,上任僅數月的賀錦麗接受採訪時,多次被追問為甚麼負責處理邊境偷渡問題的她遲遲未有到訪當地,她表現失常,最後僅能用尷尬笑聲帶過,引來共和黨猛烈攻擊。

在上任的同年11月,賀錦麗作為副總統的支持率跌到有數據以來歷任副總統的最低值28%,這種上任一年幾乎徒勞無功、收穫寥寥的局面,打破了她在就任時作為民主黨希望之星、拜登有望繼任者的形象和預期。直到她將工作重心轉移至墮胎權的問題上。她在大選活動中高調舉辦集會、抨擊共和黨人對女性身體自主權的破壞。許多人認為,民主黨在中期選舉獲得的勝利,賀錦麗的付出功不可沒。

但在黨內,她的能力沒有因墮胎權工作得到正名。《華盛頓郵報》去年採訪十多位主要州的民主黨領導人,當中有些人在匿名的情況下表達對賀錦麗的質疑,認為她在任期內的表現令人失望,她在溝通方面舉步維艱,有時幾乎不為人知,這讓許多普通民主黨人不相信她有能力和魅力來展開一場成功的總統競選活動。

領英共同創辦人兼民主黨金主霍夫曼的顧問梅爾霍恩認為,賀錦麗最大弱點是其公開形象與民主黨極左翼連結,而該黨左翼勢力無力贏得全國性選舉;若賀錦麗獲得提名,這會是她要克服的挑戰。民主黨民調專家雷克也指出,許多選民仍認為賀錦麗沒有影響力,甚至沒有存在感,他建議必須讓選民更認識她,以及理解賀錦麗在經濟議題上的強項是甚麼。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