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亞太裔傳統月 太師椅三藩市展出

清代廣式太師椅。林凱斌拍攝

清代廣式太師椅展覽在三藩市州府大樓開幕。記者黃偉江攝

100多年前,是誰雕刻打磨這些椅子?曾在座上的主人是誰?它們如何從廣東不遠萬里漂泊到三藩市?期間又經歷過什麼?也許,這些永遠都是個謎。

昨天(5月24日),清代廣式太師椅展覽舉行剪綵儀式,六把藏著故事的太師椅,以獨有的姿勢,安靜放置在三藩市的加州政府大樓,默默傾訴各自的前塵往事。

這次展出由前任美國聯邦博物館總監林凱斌策劃,展出的太師椅均為其個人收藏。他表示,「能在亞太裔傳統月期間在加州州政府大摟第一次展覽中國富有歷史性的廣式傢俱,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意義深遠。感謝加州第19區眾議員丁右立(Phil Ting)的支持。」

亞州藝術博物館中國部主任張帆博士在開幕式上指出,清代廣式傢俱在州府大樓展出,很好到弘揚中華文化,通過展品,促進文化交流及社區與主流的互動。

收藏家林凱斌介紹,清代廣式太師椅,又稱為公座椅。他說,中國傢俱有兩種非常獨特的風格,分別來自兩個不同朝代,明代傢俱(1368-1644)的特點是簡單結構而線條優雅。清朝(1644-1912)傢具較為粗大、更精緻的雕刻,與明代傢俱形成鮮明對比。

這一次展出百年前(1900-1915) 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公座椅,全部來至廣州。它前身被稱為太師椅,源自南宋,乃官家之椅。到了清代,從富家大宅走進尋常百姓家,成為廣東的公座椅。中國清代傢俱的製造地點主要是北京、蘇州和廣州三處,而這次展出的廣式座椅,追求富麗、纖巧的風格,使用各種裝飾性材料,型成鮮明的風格。

廣式傢具除了使用名貴木材,如來自東南亞的紫檀、酸枝、黃花梨,還喜歡採用各種材料,如:大理石、玉石、陶瓷等進行鑲嵌。因廣州近海,加上出入口貿易發達,受到西方設計和文化的影響,繼承了中國清代優秀傢俱的傳統,創造出獨具一格的造型。

清代傢俱獨特之處在於完全不使用釘子、絲和膠水。技藝精湛的工匠使用精確切割,和特殊互鎖接頭,現時巳經很難尋到熟練的工匠了。

廣州出口至美國各地的中國傢俱,除了推廣至美國主流社會外,三藩市華埠各會館、中藥店、高級餐館和較富有的華人都爭相使用,擁有中國傢具是當時財富與身份的象徵。在華埠,超過百年歷史的岡州總會館、中華總會館、同源會等,都保存著公座椅。在美國拍賣行,遺產拍賣等偶然亦會遇到中國傢具出售,但多有殘缺,完美的現巳極為罕見。

展覽時間: 即日起至6日6日,10AM-4PM (星期六、日關館)。地點:Ronald M. George State Building (Lobby),455 Golden Gate Ave, San Francisco, CA 94102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