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提供了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的創新方案

近日,聯合國官方網站在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科學、技術和創新多利益相關方論壇案例研究」專題中,收錄發表了美國金達萊全球環保公司(JDL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創始人廖志明等撰寫的《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經驗文章。由此,這家源自中國企業的金達萊全球環保為世界污水處理提供了一種分散式污水處理的創新方案。

該文章指出,在中國,集中式廢水處理已成為傳統方法,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相比之下,分散式廢水處理,特別是配備FMBR(兼性膜生物反應器)時,提供了一種變革性的解決方案。文章以金達萊在中國成功實施的中國贛州會昌縣擴建的可持續水利基礎設施模型和南昌烏沙河治理項目的兩個典型案例總結道,分散模式在低收入縣的有效水資源管理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有助於推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6(清潔水和衛生設施)、SDG#2(饑餓)、SDG#9(工業、基礎設施和創新)、SDG #11(城市和社區)、SDG #13(氣候變化)和SDG17(夥伴關系)。

文章著重介紹,採用分散式廢水處理模式,與兼性膜生物反應器(FMBR)工藝相結合,通過確保可持續管理以及所有人獲得水和衛生設施,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6(清潔水和衛生設施)。這種創新方法解決了傳統集中式廢水處理系統帶來的挑戰,傳統集中式廢水處理系統需要對廣泛的管網進行大量投資,產生高昂的運營和維護成本,並受到廢水處理廠(WWTP)進水濃度稀釋的影響。

記者經過梳理發現,分散式廢水處理模式具有下述諸多創新實踐成果:

一是分散式模式顯著減少了對長距離運輸基礎設施的需求,從而不僅降低了與大型鋼鐵或混凝土管道建設相關的碳排放,而且還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9(工業、創新和基礎設施),通過促進彈性基礎設施和促進衛生技術創新。

二是分散模式通過減少城市污染和改善當地水資源質量來增強城市和社區的可持續性(可持續發展目標11),使城市和人類住區具有包容性、安全性、覆原力和可持續性。

三是分析模型還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SDG 13),強調可持續城市發展、氣候行動以及水和衛生服務管理之間的相互聯系。

四是通過顯著提高廢水處理效率和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分散模式確保水可以安全地回用於農業灌溉。這有可能增加灌溉用水,從而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這對於消除饑餓和實現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五是分散式廢水處理系統的成功實施凸顯了政府、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之間建立夥伴關系(可持續發展目標17)以分享知識、專業知識和財政資源的重要性。這種合作對於擴大創新解決方案和實現水和衛生服務的綜合管理至關重要,展示了應對全球水挑戰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整體方法。

中國會昌縣案例研究
會昌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贛州市,土地面積2,722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269個村。截至2022年底,會昌縣常住人口達451880人。隨著經濟的穩定增長和新城區的發展,原有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已不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鑒於相關的顯著環境影響,與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相比,會昌縣二期擴建項目選擇了分散式處理方式。FMBR工藝被選為520萬加侖/天(MGD)地下污水處理廠的一級處理方法。

文章介紹說,金達萊通過對會昌一期項目(集中治療模式,5.2MGD)和二期項目(分散治療模式,5.2MGD)進行比較和分析,二期總投資下降62.79%。更具體地說,與一期中心化模式(約86萬美元)相比,第二階段的去中心化模式需要的總投資顯著降低(大約32萬美元)。

上述項目實踐充分表明,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較集中式污水處理效率提高一倍。它還顯著增強了水管理,並促進處理後廢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用於灌溉和各種室內應用。這是一種低碳環保、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新模式,是未來水環境管理的新思路和可行的氣候解決方案。

中國烏沙河案例研究
烏沙河是贛江下遊左岸支流,全長約40公里,流域面積263.3平方公里。它作為南昌市的一次水源,支撐著農業、生活、工業等各個部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現有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該地區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導致大量污水排入烏沙河,造成嚴重污染。

最初處理方式,當地政府考慮的是傳統的廢水處理方法。然而,考慮到該地區的高密度住宅性質,該工廠需要位於相當遠的距離,從而需要廣泛且昂貴的下水道系統。

分散式FMBR方法實現了可觀的節省:大約90%的下水道,70%的占地面積,並顯著簡化和加速了施工工作,顯示了其相對於傳統集中處理模式的優勢。該項目減少了對廣泛下水道網絡的需求,並有效利用了資源,有助於降低與傳統廢水處理方法相關的碳排放。

分散式污水處理創新世界典範的政策建議

文章強調,這些創新例子可以作為其他國家和社區的典範。

1. 以去中心化模式對FMBR等創新和前沿技術進行激勵,以實現利益最大化。這些激勵措施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包括稅收減免、補助金、補貼等。

2. 促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鼓勵政府、技術提供商、金融機構和當地社區通過PPP進行合作。

3. 向公眾宣傳分散式廢水處理模式的好處,以提高社區意識和參與度。

4. 建立對分散式廢水處理項目進行持續監測和報告的機制,以評估其對水質、公共衛生和當地生態系統。中美創新時報18日波士頓訊/記者溫友平

會昌FMBR污水處理廠現場。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