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貧困率急升至23%

紐約市的貧窮水平經過連續幾年下降之後,於2022年出現急劇逆轉,貧窮水平出現了10年來最大的年度增幅。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和大型慈善組織羅賓漢(Robin Hood)的研究小組一份最新報告,紐約市的貧窮率從2021年至2022年間,由18%急升至23%,這意味著有超過1/5紐約人無法負擔住房和食物等基本必需品。

據《紐約時報》報道,生活在貧困中的紐約人總數接近200萬人,其中1/4是兒童,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高比例。令人關注的是,紐約市在新冠疫情期間擴大政府援助,有助於抵銷失業、租金上漲和高通膨的影響──但隨著大部分援助計劃結束,全國範圍內的貧困現象有所加劇,而且紐約的情況尤其明顯。

根據人口普查局數據,2022年全國貧窮率為12.4%,高於2021年的7.8%,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年增幅。哥倫比亞社會工作學院貧困與社會政策中心主任威默(Christopher Wimer)表示,紐約市貧窮率幾乎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而且有跡象表明差距正在擴大。

他指出,全國和紐約貧困人口增加的最大原因,是疫情時期政策的結束,例如擴大兒童稅收抵免、加強失業保險和低收入家庭現金援助等。生活在貧困中的紐約人數急劇增加,到2022年增加50萬人,凸顯出廣泛而長期的收入差距。

報告指出,非裔、西裔和亞裔紐約人生活在貧困中的可能性,大約是白人居民的兩倍,而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無法負擔基本必需品。

該報告是2012年開始的研究一部分,基於2022年和2023年對3600多名紐約市居民的代表性樣本進行調查。研究人員使用稱為補充貧窮指標的指標,即納入考慮收入和糧食券等非現金支持,以及當地的生活成本,與人口普查局的官方貧困衡量標準不同。

根據哥大及羅賓漢的計算方式,紐約市一個由兩名成人和兩名兒童組成的4人租屋家庭,如果收入低於約4.4萬元,則被視為低於貧窮線;單身成人租屋者的貧窮線為2萬零340元。

新校(New School)紐約市事務中心經濟與財政政策主任帕羅特(James Parrott)表示,貧困人口之間存在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就業復甦不平衡,並指疫情前幾年在減少貧困和兒童貧困方面取得的許多進展,都因種族和族裔失業率的差異而化為泡影。

他指出,2023年紐約非裔的平均失業率為9.3%,是白人居民的3倍以上。

為了解決兒童貧窮問題,該報告建議永久擴大公共福利,例如聯邦兒童稅收抵免和紐約州兒童稅收抵免。羅賓漢提出,支持把紐約州稅收抵免額從每名兒童每年330元,擴大到1000元。根據哥倫比亞貧困與社會政策中心的分析,這可讓多達7.6萬名兒童擺脫貧困。

紐約市貧窮率急升,當中兒童貧窮問題尤其嚴重。Desiree Rios/紐約時報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