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文化雖多元 種族歧視仍存在

華人學生生活遇歧視,遇身分認知挑戰。圖為三藩市華埠牆壁上展現多位知名華裔領袖面孔。美聯社資料圖

本報訊

灣區種族多元,種族歧視從未停歇。灣區一名華裔高中生撰文,分享她遭受種族歧視的經歷,又希望以她的親身體驗喚醒其他人,共同建立包容的校園環境。

少數國族裔媒體(Ethnic Media Service)一篇名為「『你看起來不像中國人』:霸凌如何塑造學生身份認知」報道,提到Jeannine Chiang(音譯姓蔣)出生於以亞裔為主的中半島小城密爾勃雷(Millbrae)。她講述自己最近剛轉到一家以白人為主的高中上學,很快就因她的華裔身份而遭一些白人同學霸凌。同學對他說:「你是韓國人,對吧? 我的意思是,你看起來不太像中國人。 順帶一提,這可是恭維。」然後這位同學輕笑著說道,並用手肘碰了碰她的朋友。

蔣同學提到,她曾經遇過她戴上祖母給她一枚祈求平安的玉佩時,一些同學會轉頭斜視看著她,這是發生在新冠疫情後學校重開之時,令她慨嘆即使亞裔在灣區佔一大比例,不管身為華裔還是長得像華裔,還是像背上靶子一樣。

蔣同學說,她不曾在密爾勃雷覺得格格不入,也只有好幾次有同學堅稱這裡是美國,她一定要說英語外,但整體來說這類經驗不多。

但當蔣同學家人往南搬家,她入讀一所以白人為主的高中時,才開始理解到自己必須將自己身份「美國化」。例如中午在學校食堂用餐時,蔣同學吃著水餃和炒麵時,總是惹來異常目光,最後迫使蔣同學請母親改為準備花生果醬三明治。

蔣同學坦承,不斷調整她的身份是她努力融入群體和獲接受的表現。她意識到她試圖掩飾那些可能令她與別人「異常」的文化部份,她的母語成為她的通關密語,避免進一步被疏遠。

蔣同學透露,其母出生於杭州,移民來加州讀大學。雖然其兄與她出生於三藩市,但在家裡都以國語為主。她不諱言,隨著她長大,她開始理解其母來美放棄什麼,就是她的親友和文化,現在輪到她在學校向同學隱藏她的文化背景,但她覺得很尷尬。

蔣同學認為,在灣區等多元社區,學校宣揚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賞,培養一種不管種族背景如何,人人都會感到被接受和重視的環境,這是至關重要的事。她又覺得,其經歷提醒她打擊種族主義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又教導她視她的差異為個人之處而非弱點,認為大家要團結起來創造一個包容多元和為所有人營造更熱情氛圍的校園。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