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不參保 需要官員多跑腿

近日新農合參保人數下降一事,經媒體報道後,引來廣泛關注,輿論反響十分強烈,同時相關爭議也不少。

梳理媒體的相關報道,基層農民民眾「不參保」原因還比較複雜,但最為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部分民眾對醫保的「獲得感」不強。一些身體較為健康的農民兄弟總認為,自己平時很少生病,每年幾乎不進醫院,沒有報銷啥費用,自己參保不划算。與其把真金白銀白白給醫保局,還不如揣到自己包包裡實惠些,於是這些農民主動「不參保」。

眾所周知,醫保是用來防範和化解醫療費用風險的,繳費參加醫保是在為我們隨時可能到來的疾病風險提供保障。正如網絡特別流行的一句話,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肉體凡胎,都可能吃五穀生百病。如果農民兄弟「不參保」,一旦患大病、慢性病,所有的費用就需要農民兄弟自己掏腰包,這是很多普通農村民眾家庭難以承受之重。

農民兄弟的參保積極性,一頭連著個人健康和家庭的抗風險能力,乃至社會穩定;一頭連著醫保體系的可持續性,絕不能低估農民主動「不參保」所帶來的參保人數快速下降風險。如此看來,農民朋友參保積極性有所下降,主動「不參保」人數增加,這肯定不是一個好信號。基層廣大黨員官員,特別是村官員,一定要多「跑腿」,多深入民眾,用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向農民朋友科普宣傳參保的好處,要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打消他們的顧慮,讓他們自覺自願主動「參保」。

星島廣場